如何开展慕课的教学设计?
2020-08-28 13:16:31
慕课这个词对于很多老师来讲都不陌生,但是绝大部份老师都理解为“录视频”,视频是慕课中的重要元素,但不是全部。今天我们将与大家分享如何开展慕课的教学设计。 慕课不是课堂搬家,更不是将传统课堂通过镜头记录下来再传授给学生。部分传统课堂中的弊端在于灌输式教学,一支粉笔写到底,一写三十年,一份PPT念到底,一念一十年。如果我们将这样的课堂录下来给学生,教学根本没有改变,只是模式从手写到多媒体再到视频教学。 慕课是一门完整的课程,也是将传统课堂进行在线运行的设计与实施。我们在设计慕课的时候将考虑教学运行中的各个要素:明确的开课目的与教学目标,完整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全面的教学评价与课程评价。慕课通过信息化的课堂教学(视频教学、讨论、即时互动等),教学评价(作业、练习、测试、考试等)来实现大规模教学,课程设计之初也将考虑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要将内容完整呈现,不能因为视频碎片化就忽略了课程的整体性设计。每一周的内容应该是一个整体,可以测试,可以评价。简言之,慕课的设计按学期做内容规划(周安排),按周做教学单元的整体设计,按知识点做碎片化的视频设计。 一般来讲,一周需要完成4学时的课程内容,这四节课应按整体(一章的内容),这一周的教学设计包括核心知识点(6-8个)、教学评价(主观题、客观题—、作业)、讨论主题或活动主题。教学周需要完成3小时的教学内容,做成视频后一般只有6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这些视频内容可以通过后期的教学参考资料与教学运行相结合,学生在这一周所花的有效学习时间不会减少。建议老师在设计教学周的安排时尽量按周做成一个学习整体。 完成教学周设计后,课程内容的主题是知识点视频化教学设计。知识点在设计的时候切忌面面俱到,将一个点讲成一节课(45分钟),我们一定要缩减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自学。否则全部都由老师代言了,学生就没有发现新知识的激动感了。每一节课(45分钟)的PPT都可以变成10页左右的微课PPT,我们需要去掉课程的枝和叶,留下课程的核心主干。 在完成了上线内容的整体设计后,课程的教学运行设计也是一个问题。学生通常会将教学的知识点设计变成凌乱的学习规划,学习不能坚持,在系统中看也是不连续的。我们推荐学习者按照传统课堂教学的步调设计,按周安排学习的内容,最好能固定一个学习时间学习。完成视频学习后尽快进入课程的互动学习环节和考试环节。这些环节也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 传统课堂到慕课绝对不能用课堂搬家的模式来实现。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讲慕课看作是制作视频的模式,慕课视频(微课视频)是绝大多数高校眼中的慕课,很多领导会关心地问现在由多少门课?有多少学生修读?我们在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安排、教学评价时可以增进教学互动来提高课程的粘性。我们一起开启新的教学模式,基于慕课的教学与实现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微信课堂,请在朋友圈转发,也欢迎您推荐朋友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慕课背景下的教学重构”。 回复3.4获得这一讲,第三季学习每天更新,往期内容可通过关键词(如2.1;2.2)获得。第一、二季内容也可通关键词(如1.1;2.2)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