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佛,这样就能看到!
您是否该皈依了?
法宝:您真的皈依了吗?(2)
法宝:您真的皈依了吗?
佛宝:您真的皈依了吗?
五台山在线微信平台 微信号:wtszx_com 弘扬正法、传播智慧、文殊使者、五台动态
作者:清心,微信2912433106
皈依是我们人生、乃至整个轮回苦海中驶向光明的起点,我曾经遇到许许多多仰慕佛法,但迟迟没有皈依的信众,他们有的是大企业家、有的是高级知识分子、有的是行业明星,他们共同的担忧是:
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知识渊博、精通三藏、了悟佛法的高僧大德,对僧宝无法升起信心,因此,皈依的事一直被搁浅下来。
其实,他们对僧宝的了解并不全面,因此才有这样的担心。
身边的佛,这样就能看到!
您是否该皈依了?
法宝:您真的皈依了吗?(2)
法宝:您真的皈依了吗?
佛宝:您真的皈依了吗?
1、什么是僧?
僧就是梵语音译“僧伽”的略称。
意译为“和”或者“众”。
①、为什么说“众”呢?
本来一个人不能称之为僧,一个人只能称之为“某比丘”,义净三藏是到过印度的人,他说僧伽是四个人以上的团体。一个人不叫做僧。一个人叫僧,西方没有这样的说法。
《义林章》说:三个人以上称为僧。
总之,一个人叫僧,没有“众”的含义。
②、为什么说“和”呢?
《行事钞》中说:
说“和合”有两层意思,一是理合,二是事和。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不再展开论述。
总之,和合之众才能成为僧。
2、三种僧
《心地观经》中说:
“世出世间有三种僧:一菩萨僧。二声闻僧。三凡夫僧。”
①、菩萨僧:
现在家之形相,修学大乘三学,称为菩萨僧。比如,我们熟悉的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都属于菩萨僧,现在家相。
②、声闻僧
现出家沙门的形相,修学小乘三学,称为声闻僧。
③、凡夫僧
如果有成就别解脱戒的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他人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众生者,都可以叫凡夫僧。
3、僧都是出家相吗?
:
“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
意思是说,如果在家人不剃发须,不穿袈裟,虽然不得受一切出家戒,但是如果证悟佛法,就是胜义僧。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
“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他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众生,名凡夫僧。”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成就别解脱戒的真善凡夫,或者具足一切正见,能为大众广泛开示的教法、利益众生,都是凡夫僧。
总之,僧我们可以理解为:清净受戒或具有正见、利益大众的团体,无论是在家相还是出家相,都是僧,都是我们皈依的对境。
4、皈依僧就是皈依一个僧人吗?
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从以上经中可知,僧是团体,僧有在家与出家相,因此,皈依僧是皈依一切僧团,而不是单单皈依一个僧人。
5、皈依僧注意的其他问题
①、平等恭敬
皈依三宝之后,对于有信心的僧人要多去亲近、多去随学。
对于没有信心的僧人,可不去太接近,以免自己忍不住生出烦恼。但不能批评、诽谤、诋毁他们,因该平等去恭敬。
②、不能诋毁整个僧团
不能因为个别僧人的言行而否定整个僧团。因为,僧团集结的开示、延续护持佛法、弘扬法门、度化众生,我们才能在2500年后的今天听到正法,走向解脱的大道,因此,对于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僧团,我们要感恩,不能以点概面,将个人的言行扩展到整个僧团。
漫漫长夜,是三宝给我们指向光明
滔滔苦海,是三宝筑起航行的灯塔
迷迷三界,是三宝放出那万丈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