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窝子】有鱼没鱼你打“三杆子”
2017-12-14 16:41:29
黑大坑分两种情况,允许打窝与不允许打窝。但是不管允不允许,打窝都是必须的。无非不让打窝的就拉窝。拉窝就是上大饵团。拿竿向钓点抽,十竿二十竿的也相当于打窝了。无论怎样,黑大坑必须做窝子。就是说你必须要有远见,也许你下去就有口,即使这样也要打窝。A、根据水面大小:
① 水面小,打小窝。打大窝就真的喂饱了。就是窝边上都是鱼,窝里面没有鱼了。
② 水面大一定要打大窝。所谓大小有什么区别呢?以十亩为界,十亩以内为小,十亩到二三百亩,那是大水面。所以大水面要打大窝,不怕大。
B、根据目标鱼:
① 如果是鲫鱼偏多,鲫鱼属于杂食性鱼类,但成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常见的窝子料有:大米、小米、麸皮、菜子饼、豆饼、鱼塘颗粒、小鸡饲料等等。
② 如果是鲤鱼为目标鱼的话,就可以打一些综合性的,包括小米,大米,豆粕,糠秕,包括颗粒饲料。
③ 如果是草鱼类的。即大体形类的鱼,那么还要掺更多没有添加剂、本味香的、植物香型(最好是轻发酵过)的原料。A、抢先
整个坑里面,只要你的钓位不是死位的话,即使是一个平常的钓位,如果你第一个打下窝去,那么你也会是今天钓得最好的。这是需要钓友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
好多钓友准备去黑坑边上,不紧不慢,7点开始就7点到那。到那发现有些钓友已经坐好了开始上鱼,他也按照正常程序打窝、调漂、支装备开钓,结果钓况不好,他就开始找饵料的原因,就开始换饵料,找对口。实际上他就忽略了这个问题,是因为别的钓友比他提前打下窝去了,把鱼诱到他的窝子里了,你的窝子即使再打,鱼也很少,往往钓友不注意这个问题。所以真正黑大坑高手总是会去抢,去打窝,在别人都没有打窝前先把窝子打下去,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就决定了这一天的渔获量。所以黑大坑,抢钓位,抢先打窝,实际上是最主要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抓住了,他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就是再不会钓,起码底下鱼很多。抢先去打第一个窝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很多钓友会把注意力放在线组搭配,饵料配方上,但是你失去了那个先机,你做的再好也晚了。B、持续补窝
可以这样理解,你上一条鱼,就必须补一把窝。可以拿抛饵勺,也可以手攥成饵团,撒到钓点上。这一点是必须的,因为只靠着饵料的两个饵团太小。它不足以再聚鱼和留住鱼。所以补窝是必须的。钓上一条就补一次,如果鱼口好的话,钓上一两条来就必须得补。上来一条没补,紧接着又上一条。还没补,紧接着又上一条。三五条之后,口慢慢的就慢了。慢了之后,你就想补窝,来不及了,实际上鱼已经走了。所以一定要留住鱼,持续不断的补窝。补窝位置,在钓点的正上方周围。C、诱钓一致。
窝料的成分和手饵的主要成分、基本主要味型一定要一致。不能说窝料拿麝香,手饵拿酒香。虽说两个都是好钓饵,但不一致就不行。不诱钓一致就会造成窝里食,鱼不吃。或者干脆,上两条鱼,窝子里鱼不多。D、钓饵优于诱饵。
就是钩上的手饵比窝料的饵料更好吃。饵料搭配的时候,手饵的细腻程度、状态更好一点,味型更突出一点,成分上更细腻一些,增加鱼的适口性。而窝料可以做的更粗一些,味道稍微淡一些。有钓友总说窝子里有食为什么不吃,这实际上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但这其中有一个悖论。比如说打窝的时候,窝料添加的药酒要比手饵多一倍。有钓友一定疑惑了,不是说钓饵优于诱饵吗?手饵的味型应该重一些吗,而添加的药酒少一倍,不是矛盾吗?实际上在岸上闻着窝料的味更浓,但不要忘记它是抛到水下的,打到水下,酒精的作用会很快挥发,扩散到很远,它就把味型带走了。一小段时间后,窝料的味型就很淡了,而手饵的味型还没有变。所以每次手饵抛下去都比窝料要好。这是钓鱼时一个需要逆向变通的细节,要特别注意。 我们的努力只为将快乐传送给热爱垂钓、热爱生活 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