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幻小说小说> 关于急性心梗,你需要知道的三个问题

关于急性心梗,你需要知道的三个问题

2022-05-09 11:14:28

“心肌梗死”这个词又一次因为某公司年轻高管的离世,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虽然很多人对“心肌梗死”这个词并不陌生,各种科普的文章也很多,但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一些人怀着不可思议的神情质疑:“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是心肌梗死?”

 

所以,笔者今天就“老生常谈”,跟大伙儿说说关于“心肌梗死”的三个关键问题。


哪些人容易患心肌梗死?

前段时间,我接诊了一位客户,是位中年男性,在凌晨突发胸痛使他从睡梦中惊醒,疼痛持续了3-4分钟就缓解了,他感到有微微的出汗和乏力,并且描述说有种自己要“过去了”的感觉。问诊中了解到,这是他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症状。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首先评估了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是多因素致病的,并没有某一个确切的病因,而是把每一种可能会增加心脑血管发病风险的问题都称为“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中,有些是不可改变的,包括:1.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会逐渐增加,超过80岁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超过20%以上。2.男性风险高于女性。3.一级亲属(父母或兄弟姐妹)在男性<55岁,女性<65岁时患心脑血管疾病。


有些危险因素是与我们的生活习惯相关,包括:吸烟(无论多少),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高盐、甜食、精制碳水化合物、过量脂肪),缺乏运动,肥胖,应激和压力等。


有些危险因素与慢性疾病相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血脂异常、蛋白尿、代谢综合征等。


说到这里,您可以对号入座,数数上述的危险因素,自己占了几条。危险因素越多,意味着累积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越高,患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当您就诊时,医生也需要全面了解是否存在相应的危险因素,评估潜在的心脑血管风险,再结合您的症状,决定是否进行检查或给予治疗。

什么表现可能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表现,如果详细地讲,写一本书都绰绰有余。但简单概括一句话,就是胸痛。


的确,心梗的临床表现差异非常大。最严重的情况即表现为心跳骤停或心室颤动,患者会发生猝死。而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痛觉神经受糖尿病影响,心肌梗死发生时也可能没有任何疼痛的感觉,表现为静息心肌梗死。


当然,大多数的心肌梗死,还是胸痛和呼吸困难为首发表现,在我们之前的文章里有详细描述这个问题(参见《 猝死事件发生前,会有哪些报警信号? 》)。

如果心肌梗死了要怎么办?

如果前面《猝死事件发生前,会有哪些报警信号?》文章中描述的,出现了持续而剧烈的胸痛,首先,保持冷静,就地休息,请周围的人立即拨打120寻求帮助。


如果发现周围的人突发心跳骤停,请参考《遭遇心跳骤停时,什么急救方式最有效?》《当猝死发生在健身房,你该如何施以援手?》。


如果患者曾经有过冠心病心绞痛病史,或者有比较多上述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或者患者认为自己得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很大,并且没有出血、中风、阿司匹林过敏等情况,可以嚼服300mg阿司匹林。当然,如果不确定是不是该嚼服阿司匹林,也可以等120急救医生到场,听医生的医嘱。

 

当患者被转运到医院急诊后(对,这时候需要看急诊!),医生会安排心电图、抽血、心脏超声等检查,同时会视情况给予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路和吸氧等基础支持治疗。


如果被确诊为“心肌梗死”,医生会和患者及家属严肃地讨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再灌注治疗。


简单来说,心肌梗死就是由于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血管突然被血栓堵塞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那么治疗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开通闭塞的血管,给缺血的心肌供上血液,就能够尽量减少心肌细胞的坏死。


所以,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有句话叫“时间就是心肌”。


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开通闭塞血管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参见《老炮儿最怕的那件事儿——图文详解冠心病的手术治疗》)。


溶栓治疗就是采用静脉输注溶解血栓的药物,使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溶解达到开通血管的目的。但溶栓治疗可能失败,也有比较高的出血风险。即使溶栓治疗成功后,多数情况下还需要进行介入或外科手术进行血管重建。因此,溶栓治疗一般不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


介入治疗是目前大多数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案。介入治疗需要在起病12小时之内完成(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延长到24小时),这样才能够尽快开通血管,挽救坏死的心肌。如果超过了治疗的时间窗,手术风险会大大增加,就需要等待病情稳定以后再行介入治疗,对心脏功能的保存就不如12小时内进行手术效果好了。


所以,当急诊医生跟患者提出需要急诊介入治疗时,患者及家属需要尽快做出决定并配合医生完善各种准备。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以用于复杂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但急诊外科手术的风险往往非常高,因此,只有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这样的方法。


了解了上述三个问题,万一遭遇“心肌梗死”的紧急情况,你大致也能做到心里有数了。当然,心肌梗死的治疗是个非常复杂、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具体到每一个病例,还需要医生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治疗方案。所以,与医生的充分沟通,了解疾病可能出现的问题,了解治疗的风险和获益,才能在这样的紧急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但对于大众而言,更重要的是预防心肌梗死,也就是去改善那些能够改变的危险因素,健康其实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免责声明:

本文经卓正医学顾问委员会审核。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需要同医生讨论和咨询。对这篇科普文章任何建议,可以发邮件至:

本文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以上关键字,即可获得相关知识点内容

【温馨提示】亲爱的卓正客户:卓正诊所App现已正式上线!您可以通过App在线咨询、预约就诊、查询医嘱和检查结果。简单几步,“家庭医生”到您身边!下载使用方法如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