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不联系你的同学或者朋友突然给你打电话········
准没好事儿!!!!!!!!!!
闲的没事儿,脑抽的登录了一下以前的QQ,之前一直都是默认隐身状态的,这次不知道哪里出了错,在线了。
还没一分钟,便有一个QQ头像在闪烁跳动,是一个高中时期的男同学。这才发现自己没有隐身,赶紧设置了隐身状态,但这个已经发来消息的怎么办?总不能不理睬吧,于是便回了一个微笑表情;然后就是俗套的寒暄:你在哪发展啊、干什么工作啊、结婚了没有啊·······
聊着聊着还真回想起很多上学时候的趣事,一股浓浓的同学情油然而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了将近一个小时,彻底卸下了心里的防备,谁说老同学突然联系准没好事儿的!人家就是单纯的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真为自己之前考虑太多感到羞愧。可就在我这份羞愧感刚刚萌发之际,突然电话那头话锋一转:“我有点儿事儿想麻烦你一下”······································
后面的事不用说也能猜的到了,看起来自己还是很傻很天真的,这么多过来人的谆谆教诲怎么就不听呢!当一件事儿100个人有99个人看法一致时,为什么自己非要做那个1%呢!标新立异吗!唉,那些前车之鉴都是血的教训啊!
真不知道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好几年不联系的同学,突然就要跟人家借钱,也不想想人家为什么要借给你,自己脑袋坏掉了还以为所有人脑袋都瓦塔了吗?说这样的话好像很没有人情味儿,但事实就是这样的,谁都不欠谁的,也没有义务扶贫济困,更何况有些窘迫还是自己挥霍无度造成的。同窗情、战友情、朋友情这些感情都是有的,但有些人一开始就把这些感情定义为获取利益的渠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多个朋友多条路。一开始就目的不纯,你要是多年苦心经营维系也就罢了,像这种从来就不理会呵护的友谊之花,你还指望它给你结出硕果累累吗!
总会有一些人觉得自己善于社交,有良好的关系网,甚至给自己冠以“社交达人”的名号,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自信。根据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说法,一个人最多拥有148个朋友,这是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最大人数, 而这个社交指的还是泛泛之交,包括那种过年时发个微信问候一下的和偶尔碰面说话的,而精确交往深入跟踪的社交人数则不超过20人,这你就要好好想一想了,除了自己的父母、爱人、兄弟姐妹等身边的亲人外,还能有几个是真正深入交往的朋友。又有几个是可以借钱不还,还不会断绝关系的。
其实我们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朋友,什么多个朋友多条路!有再多的路你也只能走一条,能把一条路走明白就不错了,更何况还有很多人宣称: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放弃那些无用社交,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腾出来,好好的对待身边那些真正对你好的人,收起那些自私膨胀的欲望,别交个朋友就指望从人家身上获取点什么,谁都不傻,如果你不具备等价交换的砝码,人家根本不鸟你!如果真的希望自己身边“朋友”云集,一呼百应,让自己变的更有价值是唯一的方法,如果不能,那就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那时你会发现,知己两三、感情犹在,足矣。
最后奉送应对方法:
一、关系够铁,直接打钱别废话;
二、如果是QQ联系,不要回复,静悄悄的,营造出这个账号已经不是你本人在用的假象,然后未来几天手机不要接听陌生号码。
三、如果是微信联系,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