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3月17日讯(记者 宋咏琪)2月7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市中心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的通告》,明确我市自3月1日起实行错时上下班。如今,市中心城区机关事业单位错时上下班已实施半月之久,记者穿梭在多个路口和部门单位,感受到新作息时间带来的变化。
错时上下班是为缓解交通压力而实行的弹性上下班制度,实行后,市中心城区机关事业单位上下班时间统一调整为,5月1日至9月30日:上午8:30至12:00,下午14:30至18:00;10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上午8:30至12:00,下午14:00至17:30。
制度实施半个多月以来,不少市民已经深有感触。家住益阳大道的罗女士在市食药监局上班。她说,以前上班经过益阳大道和龙洲路十字路口和海塘中学路段时,都特别耗时,错时上下班后,等红灯的时间明显缩短了,学校路段也避开了学生流,上班的路途顺畅了不少。
“错时上下班以来,送孩子上学明显感到康富路没那么堵了。换在以前,每天中心医院门口堵一阵,益师附小堵一阵,有时堵得久了,孩子急得哭。现在好了,较以前都节约十来分钟了。”对于有小孩的家长来说,错时上下班为他们带来了便利,更是溢于言表。
“新作息时间改得好!”这是记者到市政府、市文体广新局和市工商局等单位门前探访,听到公务员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对他们来说,错开了上班、送学高峰,也是错开了烦恼。一位从事戏剧研究的干部说,推迟半个钟头上班的消息,对他这个长期开夜车的人来说,不啻是天外纶音。执勤的交警更是感受到压力有所缓解。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桃花仑中队的李冠林,自1月份以来在康复路与桃花仑路交汇点执勤,他告诉记者,错峰上下班实施后,能明显感到车流分散了,执勤压力没那么大了。
另外,此前有不少市民疑问的机关事业单位错时上下班会不会给群众办事带来不便?答案是,并不会。虽然上班推迟了半小时,但下午上班提早了半小时,实际上的服务时间并没有打折。并且,政府机关工作时间和群众办事时间基本同步,并且中午等待的时间还有所缩短,群众走回头路、走循环路的情况会大大减少,同时,也会间接地让前往政府部门办事的群众错时出行,避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