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派」是犀牛故事旗下的创作品牌,微信上同名的这个栏目,是我们最近新开的一个系列。在这个系列里,我们想把镜头从内容本身聚焦到内容背后的创作者身上,让每天喜欢读故事的朋友们,也能看看写故事的人身上的故事。
本系列的第一批创作者,来自犀牛故事第一届原创故事大赛的七位获奖作者。接下来,我们将每天介绍其中一位作者,包括作者获奖作品的介绍(颁奖词)、获奖作品评价、作者简介以及作者访谈。今天是本系列的第七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enjoy~
犀牛故事第一届原创故事大赛人气奖:重歌 《破碎英雄》
/颁奖词/
何为英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仁者,铲恶锄奸。我们在太多作品里,见到了各式各样的英雄,也见过了各种武侠世界。
但这次,重歌在她的参赛文里,构建的是另一种英雄。
这篇打破传统的武侠小说,带给我们了一个朴实但又精彩的武侠梦,戚猛和传统的英雄有别的地方在于,他一直都没有试图成为一个大侠,他想做的是,只是保护好自己想保护的人,但命运,就是这样,把他推上了一个自己从未想过的世界。
但那个世界,依然值得我们沉浸,和为之感动。
/读者对获奖作品的评价/
微风里:颇有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既视感。
邮差。:起初,觉得终章来得唐突。后来一想,这可能是最符合逻辑的,没有大英雄,没有功成名就,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
一颗热土豆儿:关于现实,关于如何处置我们那些无法圆满的英雄梦想。
宁采臣:有传统武侠的范儿,又有些历史小说的感觉。
谢青皮:大气、悲凉,正统武侠小说中篇写得这么好看的真的很少见了,英雄断刃、野夫碎梦,配得上这么大气的名字!
重歌
重歌,巨蟹女。编导,自由作者出生于四川,现居北京。热爱武侠、玄学、美食、宠物。
版仔: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喜欢写作的
重歌:我感觉自己比较早熟,从小就是个“内心戏”特别多的人,所以从初中开始,就会写一些作文以外的小文章,当然还算不上创作,只是抒发一些情绪。高中和大学写得比较多,那时候,写作成为我学习认知这个世界的重要方式。也开始比较明确地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作家。
版仔:你用什么键盘、电脑、软件?有什么特别的工具吗?
重歌:我用surface,有道笔记,超适合写作者。谁用谁知道了^-^。
版仔:想成为什么样的写作者?
重歌: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拨动到读者的某一根心弦,不需要太多,一点就够了。在我自己心里,作家大致分两类,一种是才华、思维、态度都才让人惊叹的;另一种作者是躲在作品背后,悄悄地牵动作品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而读者完全沉浸在作品当中,根本不会Care作者什么的。这两类不分高下,也有两样都做得很好的作者。但我目前想先成为后者。
版仔:一般在什么时间、场合写作呢?
重歌:我一般都在夜深的时候写东西,泡一杯茶,放点音乐,非常惬意。
版仔:谈谈最喜欢的作家和书?
重歌:我看书非常随性,基本不会刻意去追某个作者的书看。而且,不同的阶段喜欢读的东西也比较不同,有一段时间基本都看历史、心理之类的,我很喜欢曹升的《嗜血的皇冠》和《流血的仕途》,这是我觉得历史和小说结合得很好的两部作品。近期我比较喜欢路内,他的新作《慈悲》我觉得也是很厉害。
版仔:现在传统武侠的写作者并不多,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重歌:(我真是特别想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现在写传统武侠的不多,看传统武侠的更不多,但你随便拉一个人问,你看过武侠小说吗?喜欢武侠小说吗?应该有90%的人会说看过,喜欢,但他们已经长大了,永远不会再拿起武侠小说来看,无论你写得多么好。我以前不太能接受这个现实,但现在觉得,武侠精神在一代人身上留下过烙印这就够了。它留在你的潜意识里,会让你在平凡的人生中突然生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豪迈洒脱,会让你在世俗的崎岖或坦途中拥有勇敢和谦卑。武侠的意义就在于此。
我一直认为武侠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精神文化之一,无论现在看起来有多么式微,但你仍然能从各个文化领域中发现武侠的魂(电影、音乐、小说……),对于我来说,传统武侠、新武侠等等并非那么泾渭分明。武侠小说的创作形式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它表达的主题将会更自由更丰富,但那武侠之魂是不会变的。
我以前加入过一个传统武侠写手群,他们都有工作,却还坚持写上百万字的武侠小说,在网上无偿发布,他们会在群里讨论说,网站编辑建议他们去写一些言情武侠或者修真,说给好的推荐位什么的,更容易有点击量吧。但是,他们最终还是选择写传统武侠,这样的坚守真的非常难。我觉得这样的行为本身就很有侠气啊!有这样一群人守护着武侠之魂,我相信武侠文化会再次崛起。
版仔:能透露下一步的写作计划吗?
重歌:目前还是会以武侠小说创作为主,以前就构思好了几个,希望未来可以一一完成。现正在写的是一个中篇武侠。双男主的设定,讲述的是一个命定英雄如何脱下“皇袍”和一个历史空白的人如何走进俗世人间,这两种相对而行的命运重叠交错的故事。传统武侠为底,背景架空,武功、人物会比较奇异。
版仔:这次拿了人气奖,有什么感受?家里人知道你这次获奖是什么反应?
重歌:从来没得过这类型的奖,感觉受到莫大的鼓舞。尤其是传统武侠这种比较冷门的参赛作品,能获人气奖,简直是太令我高兴了。我转发到朋友圈,有很多朋友亲戚去看,这个奖似乎也让他们忽然重视了武侠小说,重新关注了武侠小说。大部份朋友都是通过这次才知道我在写武侠小说的,他们也不会再认为“武侠小说根本没人看”!感觉自己不再是默默耕耘一件劳而无功的事。
版仔:这篇参赛作品,是有受到什么事情的启发,或者是一个什么想法促使你完成了这个作品参赛呢?
重歌:好几年前,我家楼下有个卖铁板鱿鱼的伙子,就是那种小推车的摊位。他看起来二十岁左右,扎着一个又潮又个性的冲天辫,看起来豪气干云。我觉得他可能就是周星驰电影里那种有梦想的小人物。我想这可以写成一个短篇小说,顺便说一句,我写的武侠基本上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看到这次比赛的公告,我就想,这个构思比较成熟了,不如就写这个吧。
版仔:你自己如何评价《破碎英雄》这个作品?
重歌:我还真的不太会自评,只能说我写《破碎英雄》的时候跟我以前的写作状态不太一样,我更少去研究情节和功夫,更多去考虑人物和现实,每一个人物都在我心里有一幅画像,比如在烈日下挥汗打铁的戚猛,当他抬头望见远处的英雄雕像时,他在想什么?比如戚小倏作为一个女子,在顺应世俗命运的前提下,如何安放自己内心的一些愿景。比如戚云,他像一个留学归来一心要改革的精英,他做好了每一步,但结果不知道为什么就是错的,人生往往不都是这样吗。可以说,《破碎英雄》是我创作路上的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吧。武侠小说往往注重展示奇遇和命运,但我想我将来的创作可能都会更关注细节,关注生活。我觉得武侠小说中也是有生活的。
版仔:重歌这个笔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重歌:笔名其实换了无数个,这个笔名也只是其中一个,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笔名到今天就沿用了下来。早已经忘了当初定这个笔名的动机。
版仔:在犀牛故事发文,有什么觉得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感受吗?
重歌:我觉得犀牛故事是目前最自由、纯粹的一个创作平台,没有之一。其实现在大部份文学网站已经脱离了“文学创作”这个核心,什么网文、鸡汤、段子……都是对“文学创作”的解构,这个解构可能对社会发展是好,但对文学创作就不算太好。文学创作这件事其实很容易被作者放弃(当创作环境不好的时候),作者放弃了,读者就跟着放弃。但犀牛故事把作者和读者都督促起来了,拧到一起了,哈哈。
版仔:有什么想对读者说的话吗?
重歌:我不太习惯把“读者”当成“群体”,对于我来说,每一个喜欢我作品的个人,可能只是喜欢某个人物,某个情节,某一段话……那都没关系。如果你喜欢,就把喜欢的那一点告诉我就好了。当然,在犀牛故事用金钱催更,我一下就懂了,哈哈……
诸事大吉!
/重歌印象记/
重歌是个漂亮的川妹子,谁能把她和传统武侠联系起来呢?尤其是这一次的故事,浑厚朴拙,充满了力度、有着关照人生的野心和气象。重歌边笑边聊,语速快,聊天讲故事、谈星座,每样都精彩,完全是个现代都市姑娘,然而就是她,却下决心致力于侠义精神内核的类型小说写作。海岛趴遇到重歌是一次颠覆,力度和态度,写作的抱负和野心,真的就在人的心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