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络病在线”可快速关注!
2017已经到来,在过去的2016,有哪些指南比较受欢迎呢?为方便大家阅读,小编将2016年度内分泌热门指南共识进行了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ASV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目前认为 ASVD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另外,卒中是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 ASVD最常见的临床结局,也是主要的致死及致残原因。
因此,为了有效预防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心血管病(ASCCVD),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其分级预防的指南,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来,pHPT的现况、诊断和治疗都经历了巨大变化,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美国内分泌外科协会(AAES)于2016年8月发布了《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管理指南》,为甲状旁腺切除术的相关问题提供可靠、安全、有效的循证支持。原文发表于《JAMA Surgery》。
2016年10月,美国内分泌学会(TES)发布了《成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激素替代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新版指南内容涉及成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AI)的诊断、治疗、治疗风险、妊娠期管理、围手术期处理等。
最近,针对“胆固醇与健康”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众关注焦点围绕胆固醇来源与日常膳食的关系、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以及胆固醇科学管理方式等问题。由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控制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四家单位联合发布“正确认识胆固醇”的科学声明。
2016年9月,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联合美国内分泌学院(ACE)发布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目的是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评估和治疗提供循证指导。原文发表于《EndocrinePractice》。
为了规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简称原醛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肾上腺学组经专家讨论,完成了本专家共识,原文发表于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 年3 月第32 卷第3 期。
胰岛素治疗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胰岛素注射装置、注射技术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重要环节。全球范围内不规范注射现象普遍存在,而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注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一方面,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注射笔用针头的重复使用、注射时手法错误以及患者教育不充分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影响了胰岛素治疗的效果,从而导致部分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另一方面,在我国,即使是医务人员,对于胰岛素注射技术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面的认识也有限,对于如何规范胰岛素注射,中国的医护工作者和患者在认识上还有较多的不足之处。
201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发布了第二版《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较第一版增加了较多中国研究数据,以及随着技术推进逐渐发展的更新、更全面的建议,旨在为我国广大专业医护人员提供注射技术规范。
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近两年,针对二甲双胍的研究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临床证据。为此,内分泌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对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更新。
慢性肾脏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病因多种多样,由糖尿病所引发的慢性肾脏病称为糖尿病肾脏病变。2 型糖尿病常合并慢性肾脏病,高血糖是慢性肾脏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良好控制血糖至关重要。口服降糖药是良好控制血糖最常用的降糖药物。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于2013年组织国内的内分泌科和肾内科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2 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
2016年4月26日 ,《 European Heart Journal 》发表了由欧洲动脉硬化学会和欧洲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共同提出的联合声明,旨在严格评估非空腹血脂检测而非空腹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并为实验报告中空腹或非空腹血脂检测异常提供了相应指导,其结果发表于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6。
来源:MediEndo周讯
更多相关——
ADA新指南告诉你:糖尿病患者如何降压?
从近2年新指南看糖尿病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管理ABC
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四会一盟“学术会议召开,《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2016版)》发布
文章源自网络,转载只为分享,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通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