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幻小说小说> 时间的力量 | 柏拉图:洞穴的故事,只为真相而来……

时间的力量 | 柏拉图:洞穴的故事,只为真相而来……

2020-08-19 12:55:04
点击【智度云公社】快速关注

明智有气量,大智到彼岸。爱,就助他成长!

每一个智慧的人

在这里遇到最好的自己


这是这个冬天最美的礼物……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是他最先将哲学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主流学问。他提出了这个史上最有名的哲学寓言。


柏拉图(Plato,Πλάτων, 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

柏拉图:洞穴的故事



有一群人出身时就被关在一个黑暗的洞穴里。他们全身都被固定住,甚至连脖子也被锁住,不能回头或环顾,只能面壁直视眼前的场景。


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雕像投影在囚徒面对的洞壁上,形成多元的、变动着的影像。


囚徒们的一生都犹如在看皮影戏,他们不能相互观望,不知道自己的模样,也不能回头看到造成影像的原因,他们都以为眼前晃动的影像就是真实的事物,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仿佛这些影像就是真实的人、动物和植物。


囚徒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他们并不感到悲惨,也没有挣脱锁链的念头。


但是,有一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他移动脚步,回过头来,生平第一次看到炫目的光亮,火光会使他感到刺眼的痛楚,使他看不清原先已经习以为常的影像。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终于能够分清影像和雕像,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影像是火造成的投影。他不顾刺目的疼痛,逼近火光,走向洞口。后来有人把他从陡峭的洞口拉出洞外。当他第一次看到阳光下真实事物时,再次眼花缭乱,甚于初见火光时所受的痛苦。他只能慢慢适应阳光的照耀,先看阴影,再看水中映像,进而看事物本身,抬头看天上的月亮和星辰,最后直接观察太阳,知道太阳是岁月和季节的原因,主宰着世间万物。

至此,柏拉图讲述的是一个囚徒解放的历程,但这个故事却有一个悲壮的结局。


这个解放了的囚徒,当他回想往事时,他在庆幸自己的解放的同时,怜悯他的囚徒同胞。这些囚徒中最有智慧者,充其量不过是敏于发现倏忽即逝的影像、善于记住它们出现的惯例、正确推测将出现的影像的可怜虫。


知道事物真相的人不会向往洞穴中的荣誉和奖赏,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宁愿在外面作贫困的主人,也不愿回到洞穴里当高级囚徒。但是,为了解放他的同胞,这个解放了的囚徒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洞穴里。


他的失败却是不可避免的。他从光明处来到黑暗处,已不能适应晃动的影像。别人会因为他看不清影像而嘲笑他,说他在外面弄坏了眼睛不合算。没有人相信他在外面看到的东西,他不得不在法庭和其他场合与他们争论幻觉和真理、偶像和原型的区分,因此激起众怒,恨不得把他处死。


他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却经历过真正的幸福,值得赞扬,因为他失败的原因是光明不能适应黑暗。它的同胞因为黑暗不能适应光明而未获得解放,则是可悲的。

其实现实世界亦是如此:这里洞穴和他的创造者其实只是一个比喻,它可以是政府和媒体,也可以是五官。而我们都是里面的囚徒。只有不断质疑表面现象,才能慢慢接近真相,得到真理。

2016年12-13日伽南老师相约圣寿禅寺


温州仙岩圣寿寺那兰陀明禅院国际禅修中心定期举办禅修课程,将邀请伽南居士做维摩禅系列课程,双盘禅修的全年学习课程。


时间:2016年11月12-13日(周六、日)

主题:双盘禅修,觉知当下

引领导师:能显法师,伽南居士

咨询电话:15067789535 潘师兄

     

点击"阅读原文",“那兰陀正念禅修”在线报名……


明智有气量,大智到彼岸!

爱,就助他成长!

合作联系:188 5887 7276 陈老师

十一月,让我们重新出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