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千年与你相遇
——芝英八村紫霄观印记
黄素霞
秋尽冬临,天高气爽。披着冬阳的暖意,推开紫霄观三清殿的那扇陈旧偏门……
映入眼帘的会是高高在上的三清祖师,还是云霄宝殿的玉皇大帝?香案上清香的烟尘有否在被锁了许久的空气中和着尘埃盘旋?蒲团上是否还留着虔诚的跪痕?功德箱内有无残留的碎银铜板?……
吱呀!
门开处,一片空无,惊起的只是寂静已久的尘埃,对不速而来的访客或惊或喜,它们挤在趁机溜进来的几缕阳光下飞舞,好奇地绕着来访者打量。
大殿空寂,没有云台之上的天师神仙,没有头戴冠冕的玉皇大帝。除了在时光中静默的房梁屋瓦,又有谁在诉说这千年风霜?
房梁蒙尘,屋瓦漏光,不晓得那一个个传奇都被封印在了哪里。
殿中有柱,直而挺立,挑着大梁走过风云更迭,走过世事沧桑。也许它本是山林中一株挺拔的松柏,得了慧眼相识,于这屋内肩负重担,一柱便是千年。刨去糙皮的肌肤曾经年轻光滑,表面再刷上朱漆,那是一株足以羡煞整片山林的美木。如今漆面无存,更有着被岁月镌刻出的纹理痕迹。而那些过往,那些曾经,都深深埋藏在纹理之间。
我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呵,柱子呀,你可曾想到过千百年后有这样一个女子,抚触着你的皱痕,心怀敬意地倾听你缓缓诉说着那一个个传奇?
那不是紫霄观初建么?啊,那时应该叫招仙观。
朱门黛瓦,殿宇楼阁,于那城墙内外,良田之间,好不气派。前殿香烟不断,后阁鹤立鸡群,登之,前眺,近处良田绵延一派葱荣生机,远处更有山峦似双龙回首共戏明珠之势。俯首,香烟袅袅处香客你来我往穿梭于前殿与后堂,院中的卵石被鞋底打磨得锃光发亮。
就在芸芸众生间有那么一抹颀长的身姿突兀地出现,色调低沉的衣裳掩不住与生俱来的华贵,温和浅笑抹不去天子威仪。
我的手心微微出汗,指尖湿凉。
梁简文帝!我多么想开言呼唤一声:萧纲。
你是那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又怎能直呼名讳乱了尊卑。
于我心底,你更是那才华横溢,出口成诗,落笔生花的神祗。你与父亲萧衍,兄长萧统皆为名动古今的文豪。我更愿意称你为:老师。
侯景之乱后的如今,世道可太平?君榻侧可清静?我多么想靠近你如斯问一句。
你出现在这里,下榻在这里,仅仅是迎娶你心仪的淑妃娘娘么?大丈夫固有柔情更心怀天下,何况你是那大梁天子。呵,淑妃之父,大梁的大冢宰应昭,你的贤臣智囊正是那芝英人氏,你们是否促膝商定借此举打压那觊觎天下的贼子的嚣张气焰?你自建康(今南京)一路南下,仪仗辉煌,天家威严尽显,那侯景空有贼心却无胆阻挠。
你的威严如那镇海的神针,安抚民心,稳定局面。
恢弘的道观燃着香烟,仙家的故事在此体现。你来,祝祷国运昌隆;你来,寻求长生仙丹;你来,更是再结缘,结姻缘,结善缘,结道缘,结仙缘。如今的你就这样出现在这里,就是这里,你把自己的担忧和希望,传递到在岭南的大臣陈霸先那里。
他人不懂,我却悸动。
看似随意却是特意,你是何等看重这紫霄观。论道,求丹,访仙,南梁天大地大,道观遍布,你何须涉水跋山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此地才有你要的长生仙丹和道法心得,因为此地是你心目中的皇家道观,专属之地。
直到许久以后,史书中寥寥几笔写下你的结局。我观之,嘿然一笑,你,那个崇敬道学的你,那个修真炼丹的你,那个心怀天下的你,那个芝英女婿的你,应该是修得正果,悄然飞升了吧,也许就是在紫霄观的后院。
紫霄观,因“梁氏”而名噪,简直就是名动整个南梁,此名饶有余音,一直绵延此后千余年。
浮烟散尽,木纹在指尖流转,时光的轮回继续,朝代的更迭不断。
悠悠南宋,千古词情。
此时的仲夏夜,城头蛙声一片,更有紫霄观窗内书声琅琅,东西厢房相对而立,前殿后阁烛火不息。
透过西厢房的窗扇只见少年手中握卷就着烛光孜孜不倦,忽而凝眉忽而开朗,全心身沉浸在书册中,窗外蛙声,墙外偶尔经过的马蹄之声皆不入耳。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如此吧。
“咕呱,咕呱”两只青蛙相约跳上少年的窗台,落在他面前的书本之上。少年莞尔,放下手中书卷,笑道:“青蛙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继而用手将它们捧到屋外。谁料少年才回桌前,此二蛙再次跳上书桌。少年抚掌相问:“莫非你俩与我一般,苦读十载求取功名?”少年的眉眼弯起,“如此我便朱笔为点,你俩,高中了。”说着,少年就蘸了朱砂在俩蛙额上皆点了朱砂痣。二蛙犹如通人性般跳下书桌,高低和鸣而去。
从此城内一片稻田中的青蛙额间皆有一颗朱砂痣。
城头状元蛙,原来如此。我不仅哑然失笑,我的笑声惊动窗前的少年,就在他抬眼间那一幕幕景象如薄雾被晨曦照透,幻灭于眼前。
少年睁着疑惑的眼渐渐远去,我伸手意欲挽留,却闻耳边琴音骤起,丝丝绕绕穿墙过院,应和着窗外淅沥小雨。
是谁在拨弄琴弦?寻音而去,侧殿石桌上檀香丝丝升腾,七弦古琴在修长指尖下跳动出悦耳之音。少年一身本色棉麻长衫,乌发束起,灯火下身姿挺拔如松,比先前所见略有长大。古有伯牙子期,年轻的抚琴者啊,你可寻着知音?
指尖翻飞,琴声忽而铿锵忽而潺潺,铿锵时犹如千军万马行进,潺潺处又似游子低诉浅吟。
我在少年身后站立,屏息凝神,只怕稍有动静再次惊散了眼前景象。
如花正放的少年,你可知道自己将来名动四海,千古长青?
少年随着琴音吟唱:武陵溪上桃花路。见征骑,匆匆去。嘶入斜阳芳草渡。读书窗下,弹琴石上,留得销魂处……
随着歌声,少年脸上漾起美好的笑容。
这是陈亮,以后大名鼎鼎以五论中兴,四上帝书震动当时,光耀千古的南宋状元陈亮。琴音渐远,冬涩回流。指尖的木头纹理深深浅浅,紫霄观的过往明明灭灭。
过三清殿,玉皇楼檐下的彩画静静诉说着这是个怎样的道观,历经一千四百多年传奇不断。东西厢阶檐下的石级依旧静静地卧着,结实可靠,云淡风轻,千年的风霜对它似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院中的鹅卵石遍布青苔,每一道苔痕都藏着一个故事,只待有缘人轻轻踩踏,默默解读。
不晓得当年的招仙观招来的是不是镇元大仙,也不晓得如今空荡荡的天井中是否栽种过那吃一颗就可以长生不老的人参果树,更不晓得当年的仙丹炼完后是谁在悄悄飞升。
梁帝也好,陈亮也罢,还有更多的千古名人都曾在这里驻足,忘返。在紫霄观走一圈,随手触摸的都是逾千年的历史。
侧门进了,正门出。两块碑文各立一侧,一文字迹损毁看不真切,另一碑文乃龙川先生陈亮所撰,曰《紫霄观重建记》,文有曰:……梁氏望此山有王气,掘其地,盖双鹤飞腾而去……殿之西偏则焉明窗净室,以自启处道经偄书更阅不休,而文墨棋琴皆所不废……
呵,龙川先生,我可通过房梁屋瓦的言说看见你读书弹琴了哟。还有那称名为梁氏的梁简文帝萧纲,你若是得道飞升,此刻是否携一丝笑意俯瞰此地?
千年道观隐在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之中,冬日暖阳下依旧保持着静默,犹如一幢随处可见的老屋,低调着。终将有一日它会恢复千年前的繁盛,从而有更多的人如我一般踏着风尘与它不期而遇,遇见它千百年累积的故事,经历的沧桑。
如果你来永康,一定要来芝英。
因为此处有永康一绝的小麦饼,有永康最大的钢铁市场,有大大小小无数的祠堂,有七弯八绕总也记不住的巷道。从古至今出过将军,出过驸马,出过贵妃,出过外交官,出过雅士……太多太深厚的历史底蕴,文化底蕴,不得不令人对它刮目相待。
如果你来芝英,一定要来紫霄观。
因为它能带你穿越千年,遇见许多……
【延伸阅读】
本文选自《千年古镇芝英八村风物史迹钩沉》一书。该书由徐小飞主编,集多人作品,内容包括遗址、碑刻、牌坊、道观、故居等古建筑,武陵源、义庄、方岩、上坟塔、紫霄观等风景名胜,望族族规、应氏家规、乡贤名臣事迹和名人故事、文人记述等人文遗存,文化教育、风俗美德、革命英雄事迹,以及经济产业和道路交通。后面附有芝英乡贤的诗词辑存和文章奏疏,可谓读一册书,便览尽古镇风流。共27万余字,已于2017年8月由杭州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