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说一下这篇没什么营养,只是一个妈妈的满腹牢骚和自我反省。
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不浪漫的妈妈,反映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那会儿她快三岁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爸爸妈妈和自己家以外的更新鲜的世界,有太多新奇的事物,从而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于是就进入了孩子们的花式问问题阶段。
有一天早上送女儿去幼儿园,雷阵雨天气,女儿问了我一个所有孩子都会问的问题:天上为什么会下雨、打雷?我一边开车,一边竟然十分严谨的讲起了正负电荷和过饱和的理论,还拿海绵举了例子,滔滔不绝讲了一路,最后还略感骄傲的问她知道了吧?女儿当然没理我。
过了不久,一天接女儿下园回家,她忽然跟我说,天上下雨是因为老天爷流眼泪了!我去,这不就是针对一个三岁孩子的正确回答方式吗,我之前都跟她说了点什么玩意儿,我深深的被我自己缺钙的脑仁打败,按我们当地的话说,我就是“弦儿”,我深刻检讨我自己。
其实在怀孕的时候,我就预想过一些这样的场景,不管孩子会问什么样的问题,我都要用一个孩子的立场和心态有趣的回答他。可当我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就立定在了大人的角色中。生活中有好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用孩子的角度处理其实很简单,可我偏偏习惯用大人的想法复杂的解决。
我在朋友圈中以脾气好著称,大家都说我一定是个不会发脾气的温柔妈妈。额......让我努力回忆一下,有孩子后的头两年好像是那样的,之后我是如何变身的,我也记不太清了。反正是一部血泪史,不堪回首。我也总是在时刻反思自己,为什么和以前不一样了。
其实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也是跟着成长的。孩子还在婴儿的时期,我跟孩子说话的方式通常是以“呀”结尾,“好不好呀?”“去不去呀?”“你真棒呀!”同时伴有微笑的面部表情和升了key的语调。再后来两年,孩子进入了幼儿的阶段,说话的方式会经常出现咄咄逼人的反问句,“你不收拾是等着它们自己到玩具箱里吗?”“那不然呢?难道还让妈妈喂着吃吗?”现在孩子到了儿童的阶段,我已经修炼成佛,成了佛系妈妈:能动手就尽量不bb,不打不骂全靠眼神。
孩子还在马不停蹄的长大,我也在不断的进化,不奢望自己会进化成黄金圣斗士,能对付各路高手。只希望我和孩子能成为钥匙和锁,我不能没有你,你也离不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