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去看了期待已久的《妖猫传》。
期待源于这部电影的一大重要卖点:陈凯歌穷尽六年心血造城,再现盛唐华丽景象。毕竟,一直以来,在史书中,在诗歌里,唐朝历史文化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辉煌开明都让很多当代人向往憧憬。预告片里的大唐古城与极乐之宴的华丽片段确实让人觉得这部电影也许是对白居易《长恨歌》、李白《清平调词》的最佳还原。
毕竟,上一个参照物是范冰冰的《王朝的女人》嘛不是。
电影上映第一天,豆瓣评分7.0,看到有长评说“王蕙玲的编剧功力还是保证了这部电影的可看水准。”
电影看完以后,这个大唐古城确实不负期望地满足了热爱唐朝历史文化的人们对盛唐景象的所有想象。
服装造型也很好,电影里的亭台楼阁,一草一木,人物日常生活,随便一截图都像是从唐朝仕女图中直接取材一般。
比如张雨绮的每次出场。
比如秦昊跟黄轩轻薄透明如蝉翼的精美贴身衣物
但是这个改编自日本作家梦枕貘小说《大唐鬼宴》的电影故事本身,实在对不住陈导的6年造城心血。
先贴一段网络上的原著简介:《沙门空海》以九世纪的历史人物、入大唐求密宗佛法的日本高僧空海为主角,以《长恨歌》为主脉,大胆且狂妄地利用李白、高力士、安倍仲麻吕、白居易、柳宗元、韩愈等作为衬托,讲述了因杨贵妃之死而引发的一连串诡异事件,抒发作者本人宇宙观,构成了一幅庞大的盛唐历史幻想画卷。
简言之,大家可以把这本小说理解为《长恨歌》的同人小说。陈凯歌导演一定是不太了解国内网络小说文学已发达到什么程度,否则他不会远渡东洋去求一个“再现盛唐盛世景象”的文化出口转内销原著。毕竟电影看完以后,观众最大的感受可能就是,这种水准的网络小说,晋江起点上一抓一大把
《妖猫传》的编剧是王蕙玲,之前的作品有李安的《饮食男女》和《色·戒》。想必她拿到原著时,心里一定在默默OS:这是个什么鬼东西?但是导演选的剧本啊编剧有什么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看能不能把原本不入流的原著改的雅俗共赏一些。
这部电影按照解密贵妃之死这条主线,可以分为解密前、解密、解密后三部分。解密前,妖猫无处不在,四处杀人,电影一直笼罩在诡异恐怖又妖冶邪恶的气氛中。老实说,前半部分的气氛营造很到位,剧情也算抓人,观众都跟白乐天一样,想冲着妖猫大喊一句:你究竟有什么秘密想要告诉我们?!
然后就来到了解密部分,首先,这密是怎么解的呢,既然是日本作家的小说,当然,这密也要是日本人解开的。于是剧里的另外一个日本人出场了——阿部(安倍)仲麻侣。他出场的时候已经是个死人,死了30多年了。30年后,他的同胞,空海和尚从祖国远渡太平洋而来,跟唐代著名诗人白乐天,找到了他生前留下的一本回忆录。里面不仅翔实记载了唐玄宗为贵妃生辰举办的那场“极乐之宴”,也记录了贵妃在马嵬坡兵变时的真实死因。
就是这个日本人。
是的,所有的秘密,都在阿部的回忆录里(微笑脸)。所以只能怪妖猫不懂日文,否则它肯定一早就把回忆录翻出来摔在白乐天脸上:看啊!你的《长恨歌》就按这个改!
什么是极乐之宴?不知道原著描述了多少宏伟华丽的细节,但是在电影里展现出来的是圆形的室内舞台和观众席,流光溢彩的华美灯光,旋转跳跃不停歇的(杂)幻(技)术表演。
欢迎来到长隆大马戏!但阿布说,这就是贵妃“对盛唐的所有想象。”
极乐之宴结束后马上迎来马嵬坡兵变,也是解密的重头戏:贵妃终于要死了,依然是由空海和白乐天阅读阿布回忆录来展开,此时进度条已过去三分之二,在最后的这半个小时,唐玄宗、高力士、陈玄礼还有一个高级幻术大师带着他倆徒弟轮番在回忆杀里出场,告诉你这个可怜的女人死的有多惨多绝望。电影里短段半小时不到的高潮部分我就不剧透了,反正也就是洒了一摊并不新鲜的狗血。解密后,整部电影里一直嘴角挂着可爱微笑的空海回国了,诗人白乐天也因为谜底揭开而度过了个人创作低谷,继续创作他的《长恨歌》。
再来说一下这部电影的各种BUG。
首先是大写的剧本水土不服,一部造城6年的大制作电影,为什么要去拿一个舶来品原著来拍?诚然,中国第五代导演基本都在不中不洋四不像电影里栽过跟头,冯小刚有《夜宴》,张艺谋有《满城尽带黄金甲》,陈导还有《无极》。这种电影没有真正的文化根基,都是披着历史外衣,讲舶来的文化价值理念。如果说拿西方文学作品的内核讲中国历史故事,还能在权力、阴谋、爱情这些主题上找到共通点,但是日本文学作品气质是很难被中国化的,日本人对盛唐文化的倾慕和想象,也具有鲜明的岛国特征。这也是我开始说的,要论对中国历史野史的重构杂糅想象力,国内有大把网络小说里能完胜《沙门空海》。所以冯小刚、张艺谋早就从坑里出来,老老实实找一个好的原著来改编,《归来》、《芳华》,虽然也有各种不足之处,但起码能引发观众各种思考和共鸣,只有陈凯歌,十几年来仿似一直不能讲好一个故事。
其次是头重脚轻的剧情结构,陈凯歌的本意应该是想借一个小故事,拉开历史帷幕的一角,给观众一场关于盛唐的视觉盛宴。但殊不知小故事更需要精巧的情节结构及严丝合缝的逻辑链条,而虎头蛇尾带来的头重脚轻感,也会在小故事里更加凸显。所以妖猫传前三分之二的部分层层迭起的悬疑铺垫,到最后谜团解开的一刹那,观众就发现这妖猫传跟《王朝的女人》一样,。只是《妖猫传》里贵妃死的更日本一点,是的,贵妃之死可以参照《午夜凶铃》的贞子,反正都是熟悉的岛国调调。于是,日本作家笔下的凄美惨烈,只能让中国观众产生出这样的优越感:
岛国文化的天然小格局,限制了他们对中国封建王朝黑暗残酷面的想象力呀。
最后是人物情感的无缘由和太突兀。刘昊然演的白龙,不仅是盛唐最佳幻(杂)术(技)大师的助手,更是贵妃掌管的“极乐之宴歌舞团”压轴演员,因为贵妃一句“我也是无父无母的人,所以对别人的好总想加倍回报”就觉得同病相怜,从此开启了生死守护的模式,但美少年对美艳熟女的迷恋,显然不是陈凯歌想要重点着墨的地方。
毕竟电影进度条在这里已经快撑不住了。
所以来不及交代更多的情感来龙去脉,只能靠编剧勉力将原著里的白龙改成了一腔忠诚的纯爱少年,拼死也要守护贵妃。但昊然弟弟并不是日式美学里的阴柔美少年,他看上去就是那种只会爱上同龄青梅竹马的阳光男孩,所以哪怕拿掉了原著里白龙的所有负面阴暗部分,白龙对杨贵妃的深情守护依然显得很突兀。
而《妖猫传》里贯穿始终的妖猫和幻术,闭着眼睛都知道这么日本元素的文化符号,如何作为盛唐故事的主线图腾呢。但日本文化中的妖冶邪美,陈凯歌还原不了也消除不掉,所以这部无根无源的电影依然跟《道士下山》、《无极》一样,华丽空洞。
日本人的小说还是让日本人去拍电影吧。
我是胡小猪,
正经起来,是市井生活的敏感观察者,
不正经的时候,是朋友圈资深吐槽大师。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号,往下戳这里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