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食存五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食存五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2020-08-23 08:38:26

观想,是一种修行的方法。把吃饭的地方叫“五观堂”(又称为斋堂),意即吃饭时,应做“五种观想”。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维艰,来处不易。粒米功德,岂是金钱所能衡量。所谓“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就能以感恩心受食,进而激发道心;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藉着受食来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养吗?如寺院斋堂的对联说“五观若明金易化 三心未了水难消 ”,如此一想,惭愧心油然生起,自然进德;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我们到“五观堂”吃饭,叫做“过堂”,意即告诉人们,吃饭只是经过斋堂一下,如同“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面对好吃的东西,易起贪心,不好吃的,则易生起瞋念,所以,必须慎防自己的道心,要离开过失。谨防心念,要远离过失,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三餐只是为了治病,为什么要贪求执着呢?既是为求饱腹,让身体健康,因此不应只在美味上着意。

 五、为成道业,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每日三餐,只是为了维持身体健康,以便修行,成道开悟。既是为成道业,因此应该发道心,要精进奋发,方堪受食。

饮食是人生所不可少的资粮,民以食为天,假如没有饮食,人就无法生存,因此我们“吃现成饭,当思来处不易;


说事后话,唯恐当局者迷”。吃饭应带着感恩的心,带着随缘的念头,如同佛门的“托钵乞食”,要次第乞食,平等而乞,不分贫富、不拣精粗、不计净秽、不生增减。能够怀抱这样的心,才是如法的乞食,才合乎饮食之道。


吃一顿饭,要把它与佛法结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钢铁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化。因此,佛门中过堂有一语:“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本文由同觉寺编撰,转载请注明

同觉同福


文稿来源|妙无法师

图文编辑|夏小满

同觉寺微信公众号:tongjuesi

客服微信号:ann18721326658

汇款账户:1053,5001,0400,01358

 开户行:农业银行太仓浮桥支行

 开户名:太仓市同觉寺

曙提法师微信公众号

矗庐文选:laoshufeishu1980

小胖说禅|曙师提醒

妙安乐行|玄义笔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