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杨幂、赵又廷领衔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台网正式开播。截止到2月23日,全网播放量已超过200亿,席卷微信、微博热度榜单。在如今IP扎堆的的影视剧市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品质口碑和播放成绩刷新了网文IP改编剧的记录。
从《仙剑奇侠传》《古剑奇谭》《花千骨》,到《青云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及未播先火的《择天记》,东方幻想题材的火爆程度不言而喻。而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开年巨献之后,IP影视化的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
本文欲从东方幻想题材的用户群体(读者观众)、IP创作者(作者)、市场环境(影游公司)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请与我一道探究。
壹
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神话情结穿越古今
01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同和不同
作为民间文学的起源,女娲造人、盘古开天等耳熟能详的上古神话故事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中。上古玄幻便是脱胎于上古神话,利用当下的媒介语言去建构一种基于现代人观念的新神话,在四海八荒、天界凡间等的世界观架构下,根据创作需要或审美需求进行颠覆和重塑,满足当代人的神话情节和猎奇心理。上古玄幻题材,即以上古神话时期为故事背景的玄幻题材。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讲述青丘帝姬白浅和九重天太子夜华的三生爱恨,三世纠葛的故事,剧中可见“青丘”、“九重天”、“麒麟”等上古神话元素的身影,和“翼界”、“东皇钟”、“擎苍”等虚构世界观和人物,已不能用古装仙侠剧加以概括,又非《封神榜》等神话题材作品,是一部典型的上古玄幻题材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上古玄幻和仙侠虽同属东方幻想题材,却有着显著区别:
仙侠题材多以佛道思想为指导,以人为主要描写对象,讲述修炼飞升的过程,如《花千骨》;上古玄幻题材注重源头,以虚构的仙、神为主要描写对象,将神话故事再加工创作,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02
幻想题材独得年轻人恩宠,上古玄幻首挑大梁
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14亿,占网民总数的70%以上。,当前网络视听节目传播收看活跃。
今年1至8月,全行业视频播放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5%,网络自制内容播放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80%。一部网络视听作品的点击量、播放量过亿,已经成为常态。
上图数据来源:2017腾讯娱乐白皮书和艺恩
现在年轻人日渐成为电视观众的主流,加之众多大IP剧纷纷采用先网后台的播放模式,以及《余罪》《太子妃升职记》等现象级网剧的诞生,由年轻人主导的网络播放量逐渐得到重视。2016年,热播剧网络播放量TOP10中,《青云志》、《幻城》等幻想题材已占3席,足见年轻人对幻想题材作品的喜爱程度。
然而在东方幻想的大题材下,仙侠题材已有众多珠玉在前,剧情模式较为成熟,《青云志》《仙剑云之凡》均出现后劲不足的问题。直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出现,上古玄幻题材首挑大梁,亮眼表现让市场重拾对大IP剧的信心。
贰
践行文化传承自觉,构建东方幻想世界
01
上古神话:永有故事留待后人说
作为现当代体量最大、最活跃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网络文学继承了上古神话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涌现了如桐华的《长相思》《曾许诺》、树下野狐的《搜神记》《蛮荒记》、伍家格格的《天歌》三部曲、星零《上古》等骨灰级的上古玄幻大IP。
究其原因,一是上古神话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宏大完整世界架构为作者的改编再创造提供了最自由的空间;二是上古神话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系统的思维方式、主题内容、欣赏效果等,如仙家意境必是逍遥飘逸、超脱世俗,英雄气魄必是侠骨柔肠、兼济天下。
仅此两点,便让上古玄幻作品拥有内容上的高起点。
02
上古玄幻题材——最火爆的类型小说之一
网络文学是最接地气的文学,也是最能经受读者考验的文学。上古玄幻大IP的形成,与读者们的热情追捧是分不开的。
以同是“三生三世系列”的《天歌》三部曲举例:第二部《天歌,三生不负三世》单击过亿,红袖添香总点击榜第10名,4.4万次评论,超高人气可见一斑。
叁
“西有魔幻,东有玄幻”,
上古玄幻题材拥抱影视工业化时代
01
庞大世界观想象力无限,优质IP未播先火
魔幻题材在成熟的西方影视工业体系的运作下已经成长多年,《哈利·波特》《魔戒》《冰与火之歌》《暮光之城》凭借着强大的种族体系、魔幻元素风靡全球。
中国文化独有的上古玄幻题材文学,同样具备着庞大世界观和背景,为IP的影视化改编提供最充足的架构支撑,满足影视作品的饱满内容需求。
加之上古玄幻题材的优质IP已在网络文学市场洗练并积累大量忠实原著粉,为IP影视化提供了未播先火的用户基础。
如上文提到的红袖网站点击破亿的作品《天歌,三生不负三世》,就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世界观,故事情节饱满:千离是一个即将应天劫而死的毒舌洁癖男,刀子嘴豆腐心捉弄人是他的日常,偏偏仙法无双,谁都拿他没办法。幻姬则是一个生来就注定为苍生献祭的女娲后人,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极富正义感。而这场三生三世,逆天改命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注定要死的男女身上。该书除了把男女情爱升华描绘的淋漓尽致之外,还通过多达百个小支线小任务,传达对生命、责任的理解,将佛家的因果思考纳入了文中。
02
影视工业走向大制作时代,扫清技术壁垒
在这个视听艺术占据主导的文化消费背景下,更易制造视觉奇观和叙事架构的幻想题材,无疑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和机会。然而幻想题材中,搭建全新世界所需的建筑、自然环境和超自然的神魔鬼怪等因素,对制作工艺提出了超高要求,一度让众多影视制作方望而却步。
随着近几年来影视娱乐产业的资金涌入和技术积累,以电视剧为例,越来越多电视剧愿意投资上亿,精工细磨打造口碑之作成为行业新风向。
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例,围绕五毛特效的吐槽几乎没有了,上古玄幻题材的影视化壁垒正逐步扫去。
03
收视率和网播量双赢,幻想题材成造星首选
过去十年间,仙剑系列、《古剑奇谭》、《花千骨》所打造的胡歌、彭于晏、霍建华、刘亦菲、杨幂、唐嫣、李易峰、赵丽颖、陈伟霆,组成娱乐圈最火的人气、流量担当。
几乎可以肯定,下一个超级偶像也将诞生在幻想题材剧中,这怎不引得众多影视、经纪公司的争相投资?
04
自带传统文化基因,规避审核下架风险
上古玄幻IP在主题内容上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中国古典神韵,彰显文化自觉和自信,传达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在故事剧情上,宏大的世界观更易展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避免电视剧走进空洞的言情玛丽苏困局。
因此与同为东方幻想题材的仙侠修真、灵异鬼怪相对比,上古玄幻无疑更符合影视化的基本要求,规避“下架”审核的风险。
一种现象的产生,与我们深厚的文化传统、蓬勃的科技革新以及受众的心理变化密切相关。不难看出,整个东方幻想题材的IP市场已由蓝海变红,上古玄幻题材或将从仙侠手中接棒,成为下一个大热题材。
目前,大部分成名较早的上古玄幻小说均已出售影视版权。随着原著粉从90后转向95后,那些更年轻的高口碑作品同样具备改编价值。
辣么,这些还未出售影视版权的作者们,下一波手机来电显示便可能是来自影视公司大佬的轰炸哦,你们准备好了吗?
刷这个陀螺,跟艺兴一起盗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