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馀 科幻小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021-09-19 14:17:15
如果你是女生,希望你在对着国民屏之外,能有兴趣关注一下地球之外的智慧生命。如果你是男生,希望你在开黑打排位之余,愿意把注意力分一点,给我们身边的宇宙万物。如果你是学霸型的理工科生,这些小说一定对你的胃口,毕竟对于科学家来说,思考的乐趣胜过一切。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数理化全盲,对于看不懂的内容,只要接受了那些设定,就可以继续愉快阅读了。我向你推荐科幻小说,因为我想让你看到更大的世界,生活不止眼前苟且,不止日复一日。我们都身居地球一隅,但这不能阻挡我们心怀宇宙万千。在遥远的宇宙尽头,在肉眼无法企及的地方,还有星辰大海,在等着我们。
刘慈欣这个名字背后,是一串金光闪闪的荣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样一句评价:“他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那么《三体》这个被科幻小说爱好者捧上神坛的故事,究竟说了些什么?60年代,第一部的女主角叶文洁,被发配到“红岸基地”从事研究。工作内容非常高大上——寻找外星文明。,于是她怀着强烈的个人情感,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她使用了信号台的摇一摇功能,向无边无际的宇宙发射了一个信号,几年后收到了一位三体星人的丑拒回复:“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只要你们不回答,只知道信号的方向,不知道距离,就无法对你的世界定位。如果回答,你的世界将被占领。”你怕不怕?反正叶文洁是不怕的,收到三体星人的回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心挣扎,她怀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又发送了信号,彻底暴露了地球的位置。那么三体是个怎样的星球?那里的科技远超地球,远超的程度如王思聪和我们的财富值差距。可是他们的星球非常脆弱,风吹草动就game over,不适合人居,也不适合三体人居。这个时候三体人发现了地球,发现了这颗美丽富饶的星球,上面居住了一群在他们看来如蝼蚁般的人类。他们看看地球,再看看自己的母星,感受到了星和星之间的差距,这时他们会怎么办?——三体舰队已从4光年外出发,预计450年后到达太阳系。至此,主线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如果这只是一部普通的科幻小说,接下来就该讲人类如何运用可歌可泣的智慧,加上感天动地的革命友情,一次次迎难而上,最终痛击三体星人,手拉手迎来美好明天。可《三体》不是普通的科幻小说,它是一部“格局”很大的书,他的故事里包含了更多更宏大的内容,远远超过了两个小孩般的低级文明互相打架。在这些宏大的内容里,我真正想让你看的,是罗辑。《三体》第二部的男主角,他的出场方式非常平淡无奇,就像还没被超级蜘蛛咬过的彼得·帕克,小宇宙还没爆发的圣斗士星矢。一眼看上去,根本就是个活不过十页的小龙套,后来却成了整个故事的灵魂人物。当时三体星派来智子,锁住了地球的科技,并监听着地球人的一切活动,其程度完全碾压美国政府。,开始“面壁计划”,他们是人类最后的希望,被给予了最高权利,可以动用一切资源,只要他们能想出拯救地球的计划。罗辑就是“面壁者”之一。但我想让你注意到他的原因在于,前期的他和你我一样,漫不经心,无所事事,天降大任于他,他忙不迭地推掉不干。如果让他融入我们的环境,他可能只是一个上课玩手机,下课睡大觉,晚上熬夜LOL的平凡大学男生。可是这位面壁者却受到了三体星人的超豪华待遇——追杀,各种追杀。因为三体星人觉得他很重要,因为他能想出真正有效的计划。在几乎走投无路的时刻,他一个人在星空下思索了很久,他想起和叶文洁的唯一一次会面,想起了那时的对话,最终参透了构建《三体》的基本原则之一,黑暗森林法则。很多历史的转折点乍看之下都是平淡无奇的,就像斐迪南大公携妻索菲亚前往萨拉热窝时,以为那只是他生命里平凡的一天。罗辑见到叶文洁时,也没想过这会引起他生命里怎样的波澜。“面壁者罗辑,我是你的破壁人。”可是当他说出这句话时,宇宙的历史都被改变了。他的转变是我想让你关注的,因为在生命的前期,在迷茫的人生阶段里,我们都只是“面壁人”,有年轻为资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因此把无所事事当成心安理得,但只有成为自己的“破壁人”,才有可能走得更远。《三体》用90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广袤的宇宙,而我只粗略讲述了其中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一角,更多精彩的部分,愿你自己细细品味。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科幻史上的丰碑——《基地》。首先也让我介绍一下故事内容。银河纪元12067年,人类的足迹已经遍布整个银河系,每个人都是来自星星的你,整个银河系形成了“银河帝国”。哈里·谢顿是一位心理史学家,所谓心理史学,是基于数学、历史和统计学而形成的学科。谢顿认为,个体的行为难以准确预计,但是大规模的群体活动却是可以在分析后进行预测的。说得简单玄幻一点——这是一门科学预测未来的学科。于是,哈里·科学家·魔法师·屌炸天·谢顿,用心理史学计算出了银河帝国正逐步走向灭亡,并将迎来一段长达三万年的蛮荒时期,因此他带领这个星球上最富有智慧的一批人,前往遥远的银河系边缘端点星,在那里开始了宏伟的,银河系文明救亡行动。哈里·科学家·魔法师·屌炸天·谢顿拥有一个开了挂的人生,他料事如神,堪称银河界诸葛亮,在生命的后期,他为了主角光环能照万代,把他对于此后银河帝国的预测都录了下来,在后来的几百年里,帮助端点星的人们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故事精彩的转折点,往往就是从这个例外开始的……(再说就剧透太多了,还是希望你自己品位。),《基地》的成功让“宇宙史诗”这一题材被广泛认可,它影响到了后来的《海伯利安》《星球大战》,还打破次元壁影响了《机动战士高达》。而它更令我心悦诚服的一点在于,这是一部1951出版的科幻小说——1951年,中国人民奔赴在抗美援朝第一线;第一颗爆炸实验成功;世界首次播出彩色电视节目。而在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地方,一个伟大的银河帝国,。1951年,离人类历史上首次登月还有漫长的18年,在银河帝国里,星际旅行早已成为家常便饭的事情。当地球上的人类为了生存不断钻研的时候,银河帝国里的人们,正朝着更伟大的明天迈进。《基地》带给我个人的,是一个宏伟宇宙的小“缺口”,借由这个缺口,可以窥见未知世界里的冰山一角。它提供的是一个思索的支点——在两点一线无比繁杂的日常背后,我们的思维和想象力,究竟可以把我们带去哪里?这也是我向你推荐它的原因,我相信制约个人的因素有很多,除去物质方面的限制,更多的是思维上的局限性——满足于现状,不向更广远的未来伸出双手,星辰大海永远只会是痴人说梦。这也是为什么,接下来向你推荐的是《永恒的终结》。《永恒的终结》故事背景在《基地》系列之前,可以说正是因为它的存在,银河帝国的宏伟构想才得以实现。那么按照惯例,让我们先聊一聊这本书说了什么。21世纪的我们生活在“一般时空”,与之相对应的,是“永恒时空”,永恒时空中的人们被称为“永恒之人”。如果你看过《1984》的话,应该对集权统治下的””印象深刻,他们负责篡改历史,对一切不符合“老大哥”预测的历史进行修正,从而确保“老大哥”至高无上的正确性。“永恒之人”的工作也是对历史进行修正,不过他们有一个牛叉闪闪的理由——为全人类的福祉而奋斗——他们会穿越到过去的某个世纪,给某人的车轮动动手脚,导致他无法参加一个会议,一项重要的成果在当时没有被发现,从而避免了几个世纪后一场大规模战争的爆发。主人公哈伦,从青年时期就被选为“永恒之人”,从遥远的故乡被带来575世纪,从此开始了秒天秒地秒空气的人生。但是作为一个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超级大直男,他根据剧情需要,见到了生命中的女神。他像第一次见到露丝的杰克,第一次见到朱丽叶的罗密欧,毫无意外地与她坠入了爱河。到这里为止,《永恒的终结》都还只是披着科幻外壳的言情小说,下面才是我向你推荐它的理由——纵观整本书,。在几乎所有人都满足于被修改的历史后,主人公渐渐意识到了这样会带来的惊人后果——因为必要的牺牲不会发生,所以科技的突破无法实现。人类永远固步自封,只求稳定。他们满足于现有科技,将比自己高等的智慧生命拒之门外。他们不愿开拓新的疆土,甘愿把星辰大海看作天方夜谭。不可否认的是,只有带着历史的忧虑,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这一切,才能发现修改历史是一件多么错误的决定。书名叫做“永恒的终结”,因为哈伦在最后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背负着全人类的希望,他把眼前美好的现实亲手打破,亲手终结了“永恒时空”。至此,人类的银河帝国梦想才有了实现的可能。人类应该只有一个历史,无论它掺杂着多少血泪。真正值得奔赴的未来,不仅需要精确的计算和理智的分析,更需要一腔热血,哪怕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