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垃圾食品除了让孩子变蠢,还会让他们长大后更不快乐

垃圾食品除了让孩子变蠢,还会让他们长大后更不快乐

2020-10-21 10:36:27

转载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

 微信号:bringsciencehome

作者:Amy Reichelt

编译:七君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ID:bringsciencehome)。




全世界的肥胖率都在剧增,尤其是我们的下一代——祖国的花朵们。小孩子是高热量、高糖、高脂肪的“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的最大消费群体。




不同年龄的男女生的BMI指数

BMI = 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青春期时,孩子的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摄入这些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对肥胖的作用会被部分抵消。然而,在现代社会,孩子们比较容易买到垃圾食品,同时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也会让青春期对肥胖的抵消作用锐减。


富含糖分和饱和脂肪的精致食物不仅仅会让孩子体重飙升,还会造成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更可怕的是,垃圾食品还会对孩子的脑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过量垃圾食品让孩子变蠢


已经有学者指出,过量摄入垃圾食品会损害学习和记忆相关的脑区。大脑的海马体是负责进行记忆的关键脑区,在过量的垃圾食品摄入后,海马体的工作效率降低,使学习能力下降。



垃圾食品损害的和学习有关的脑区

图片来源:theconversation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学习知识、探索世界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阶段的脑功能受影响,后果不堪设想。另外,青少年时期也是孩子形成对食物偏好的时期,如果此时不断摄入垃圾食品,成年后更有可能无法摆脱这种生活习惯。


最近用啮齿动物进行的实验发现,青春期的大脑容易受到饮食的影响而发生认知功能失常。在摄入了高脂肪食物后,青春期的小鼠的记忆力会产生很多问题。




含糖饮料也没比高脂肪饮食好到哪里去。和那些喝了低糖饮料的青春期的小鼠相比,喝了含糖饮料的青春期小鼠就不太记得逃生门的方位了。


原来,常喝含糖饮料的青春期小鼠的海马体的炎症程度更高,这使得它们的记忆和学习功能受损。要知道,大脑的炎症还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


除了饮食对大脑有影响以外,肥胖对大脑也有不小的损伤。肥胖的青少年在数学、拼写方面的成绩更差,思维的灵活性也不如体重正常的孩子。脑部扫描发现,肥胖的青少年的海马体更小,这就说明过多的体脂会影响大脑的学习区域。



正在发育中的青少年的大脑抵挡不住诱惑


青少年的大脑正在经历巨大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青春期,由于脑区之间的联系增多,神经元的可塑性增强。


脑成像研究发现,前额叶皮层在20岁左右才会完全发育成熟。前额叶皮层的主要负责的是执行功能,也就是说,它会对人的行为和注意力进行调节,并帮助人进行决策判断。




前额叶皮层能够帮助人们抵抗短期有益,但从长远看有害的行为,比如进食垃圾食品。在青少年时期,前额叶皮层发育未完整,想要抵制这些有诱惑但却有害的行为,本身就已属不易。如果在青少年期前额叶皮层失调,那么孩子就会从事许多有风险的行为,包括暴饮暴食、飙车、嗑药和大量饮酒。


青少年的大脑喜欢追求短期的刺激和奖励,比如吃高糖高脂肪的垃圾食品。当被愉悦的事件刺激时,大脑会分泌出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这为追求刺激制造了动机。青少年时期的大脑对刺激非常敏感,如果接受了过多刺激(如吃了太多垃圾食品),大脑可能会被永久地改变。


由于青少年时期不太容易承受住短期奖励的诱惑,难怪青少年们喜欢吃垃圾食品这种可以给他们带来短期餍足的食物。此时即使他们心里清楚垃圾食品的危害,恐怕也收效甚微。



青春期过量进食含糖食物,成年后易丧失快乐


在青少年时期过量进食含糖食物,在成年时可能会无法再感到奖励带来的愉悦。换句话说,摄入过多含糖食物会剥夺孩子未来的快乐。一些研究发现,雄性大鼠在青春期饮用了过多糖水后,在成年后奖励的激励作用就会下降。


总之,青少年时期进食过多的垃圾食品,可能会使成人后患上一定程度的情绪障碍,如抑郁症。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吃下的东西,会影响成年后脑部的功能,使我们对食物以及奖励的偏好发生长期的改变。


把科学带回家
ID:bringsciencehome


“把科学带回家”由世界科普《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主办,致力于为孩子带来最好的科学教育。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 kids@huanqiukexue.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慕编组成员:叶子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了解在线教育,
把握MOOC国际发展前沿,请关注:
微信公号:openonline
公号昵称:MOOC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