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菀
随着秋意越来越浓,天气的变化也越来越大,小儿秋季腹泻更是来势汹汹!
小儿秋季腹泻是造成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显示,全球每年1200万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中,死于腹泻的达300~400万,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
因此,医生要慧眼识真知,快速诊断和处理。
诊断要点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由于胃肠功能抵抗力差,是秋季腹泻的高发人群。要快速下诊断,就须抓重点。
起病急:初起有咳嗽、流涕等症状,发热可达38~39.5℃;
大便:次数增多,常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黏液便;
呕吐:发病当日即频繁呕吐胃内容物和奶汁,一般≤3天;
脱水:严重者可出现口渴、嗜睡等症状;
辅助检查: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可确诊;
病程是自限性:多为5~7天,体弱多病者可延长。
鉴别要点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并不是所有秋季的腹泻都是轮状病毒感染,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
婴幼儿急疹:常见于6个月以下的小儿,先发热,后有皮疹,可伴腹泻,疹出腹泻及发热消失。
胃肠型感冒:多见于体型偏瘦、挑食的小儿,症状以呕吐为主,腹泻较轻,常见地图舌和花剥苔,有既往史。
细菌性肠炎:尤其是侵袭性肠炎早期,在脓血便出现之前,可仅有呕吐或稀便及低热。
年龄是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的关键。母乳和奶粉喂养为主、年龄<1岁的小儿以病毒性腹泻多见;而年长儿童,尤其在夏秋季因更易食入细菌污染的食物,以细菌性腹泻为主。
治疗原则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是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原则。其中,预防脱水和合理用药最为重要。
预防脱水是指按少量多次的方式增加饮水量(主要是白开水),并根据患儿脱水症状给予口服补液盐或输液治疗,及时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合理用药一般指使用肠黏膜保护剂(如:度来林)和微生态制剂(如:活菌制剂)。
度来林属于天然制剂,能与肠黏膜上的蛋白结合、沉淀,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肠蠕动,降低炎性反应渗出物;且亲和性强,不仅能吸附病原、固定毒素,还具有抑菌抗病毒作用,从而达到止泻作用。其富含的益生元素还促进肠黏膜的修复,最后可随大便排泄,不易便秘,但须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服用。
预防技巧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腹部注意保暖:可用热水袋热敷。
生活用品消毒:如每天用开水煮沸消毒。
重视双手卫生:接触小儿之前要彻底清洁双手。
倡导母乳喂养:特别是初乳中含有抗轮状病毒的抗体,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