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两战成绩单,猛戳!

两战成绩单,猛戳!

2020-12-26 06:43:07


9月29日上午,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协调办)召开“幼鱼保护攻坚战”“伏季休渔保卫战”(以下简称“两战”)工作进展情况媒体通报会。张明副局长代表省协调办通报我省“幼鱼保护攻坚战”“伏季休渔保卫战”前三阶段工作进展情况。




那么,进展情况到底怎么样呢?下面海渔君来给大家梳理梳理。


首先,打好“两战”共分四个阶段。本次的“两战”进展情况是针对前三阶段。

第一阶段(5月20日到6月1日—全面伏休前),积极抢抓全面休渔前仅有的十多天时间,组织开展部门联动的集中行动,重点查处收购、销售、转载、代冻违禁渔获物和使用禁用渔具等行为。


第二阶段(6月1日到7月1日—全面伏休期),全面加强执法检查,坚持违规行为露头就打,确保实现“沿岸不见地笼网、海上不见应休船、市场不见违禁渔获物”。


第三阶段(7月1日到9月16日—陆续开捕期),按照“检查一艘、合格一艘、准许开捕一艘”的要求,对全省拖虾、拖网、灯光围(敷)网、帆张网等重点作业渔船开展网具检查,确保合规出海生产。


第四阶段(9月16日至年底—全面开捕期),以帆张网、拖网、拖虾渔船和渔运船为重点,做到海上严管禁渔区,陆上查处违禁渔获物,确保渔具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其次,这四件事前所未有!

一是各级执法力量投入前所未有。“两战”以来,各级渔政、工商、经信、边防、海警等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近5.4万人次,执法船艇2600多艘次,累计航时1.4万小时、航程16万海里,真正做到了执法“不分昼夜、不漏环节、不遗余力”。


二是全产业链防控态势前所未有。“两战”以来,各级各部门全面发动、全力扑上,全方位管控“捕、运、销、加”各个环节,严厉打击涉渔违法违规活动,多部门协同机制空前加强,全产业链联合检查、联勤执法成为常态。


三是行刑衔接执法效力前所未有。“两战”以来,全省共查处使用违禁渔具、伏休偷捕等案件1697起,清缴违禁违规渔具7.6万余顶,没收违法渔获物近230万公斤,移送涉司法处理的案件137起、人数472人,立案查处数、没收违禁渔获数、移送司法等指标均超前3年总和。


四是社会各界关注认同前所未有。进入伏休以来,省协调办联合多家媒体向全社会发出“保护幼鱼资源 振兴浙江渔场”的公益倡议,呼吁社会各界“不捕、不伤、不食”幼鱼。随着执法行动和宣传发动的深入推进,支持倡议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渔区的法治氛围也越来越浓厚,各地渔民自发提前休渔、自主成立护鱼队、自愿上缴绝户网等现象日益普遍。“今日不捕鱼子孙,明日子孙有鱼吃”的“浙江理念”正逐步成为全国共识。


接下来,省协调办将继续加强督查,压实责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一打三整治”工作推进:

一是抓深抓细“两战”推进。9月16日(全面开捕)到今年年底,按照“发现非法渔获物,一律查清源头从重处罚”“违法情节严重或抗法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等“十个一律”要求严查严处,继续加强对大型“三无”渔船反弹回潮、黑色产业链、抗法、性犯法等大案要案的打击查处力度,组织秋冬汛渔场大检查,严管禁渔区,严查“绝户网”,全面保持高压严管态势,切实巩固“两战”成果,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二是落实落细渔具整治工作。,建立县、镇、村三级“滩长制”管理网络,组织一次全省性的滩涂“大清网”行动,“拔杆子(桩头)”,实现滩涂不见串网杆;“清地笼”,划片包干清除滩涂、港湾地笼网。海陆联动,严查电脉冲、密眼囊网,实施网具生产、销售、维修厂(点)定人分片巡查,开展港口码头突击检查抓扣,,严查重处使用禁用渔具。


三是积极营造保护幼鱼氛围。幼鱼保护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对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生长繁衍具有基础作用。破坏幼鱼资源无异于“竭泽而渔”。此前,社会各界对幼鱼保护工作的认知度不高,甚至存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麻木心态。因此,要积极传播保护幼鱼的生态理念,营造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幼鱼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为修复浙江渔场、保护“海上粮仓”作出积极努力。


  会上,朱家立总队长还对“两战”期间查处的利用涉渔“三无”船舶从事非法捕捞,使用违禁渔具进行非法生产,违反禁渔期、禁渔区规定,非法收购、冷藏、装载及销售违禁渔获物等五类20件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近期,我们还将推出“两战”执法专栏,敬请期待~


  此外,媒体朋友还提了几个问题,继续往下看吧~

▽ ▽ ▽


答记者问

answer


人民网
?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记者提问

第一个难点是涉渔“三无”船舶有反弹迹象。主要来源有三:一是外籍“三无”渔船流向浙江。二是外逃船只潜回;三是简易泡沫船只,特别是此类小型“三无”渔船,建造时间短、建造成本低、查处难度大。对此只有疏堵结合,一方面对“三无”渔船打击的力度和强度不能松,另一方面要兼顾传统捕捞渔民生计问题。


第二个难点是禁用网具禁而不绝。全面彻底干净取缔“一电四网”并非一蹴而就,特别是沿海滩涂禁用渔具。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宣传教育,让渔民们遵守法律法规,入脑入心。同时还将加强严查严打,特别是参照“五水共治”的做法,建立“滩长制”,划片包干、定期巡查、落实责任人。


第三个难点是线外违规执法难度大。《渔业法》明确规定,省级地方渔政主要负责底拖禁渔线内执法管理,线外违规行为“鞭长莫及”。下一步将积极争取与中国海警加强联合,加大对线外违规渔船的打击力度。


浙江卫视

什么是行刑衔接?为什么今年会有这么大的力度?和往年有什么区别?

记者提问

行刑衔接是指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简称。指的是检察机关会同行政执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实行的旨在防止以罚代刑、有罪不究、降格处理现象发生,及时将行政执法中查办的涉嫌犯罪的案件移送司法处理的机制。


渔政部门有两种情况的案件需要移交:一是渔政执法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发现需要对当事人进行比如治安拘留等相关人身权的处罚,。二是渔政执法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发现违法行为已构成刑事犯罪的,。


行刑衔接这几年一直在实施,从今年的情况看,主要是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省政法委牵头协调、公检法各司法部门的重视和协作配合加大。特别是检察机关加大了追究力度,渔政部门提高了行刑衔接的意识,使够上刑事的渔业案件移交更加顺畅。今后会继续保持下去。


浙江之声
“一打三整治”之后,对于渔民转产转业有没有具体指导政策和措施?

记者提问

首先,对捕捞渔民的主要生产工具,也就是渔船和渔船上的功率指标,国家基本上采用赎买的方式予以回收、进行补贴,国家的补贴标准是5000元/千瓦,我们省定的补贴标准最高限额是2015、2016年补贴2500元,2017年补贴2000元,2018年补贴1000元,此外各县市还有配套举措,目的是为了促使渔民抓紧转产转业。


第二,全省沿海各地都在积极引导渔民转产。离船不离海,在自己家里开办渔家乐、民俗、餐饮,继续看海、玩海、吃海,这在各地都有成功的事例。事实上,“一打三整治”以来,渔民们还是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工作。


第三,兜底政策是渔民参保养老,彻底解决后顾之忧。今年7月,经省政府同意,我局和省人力社保厅、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海洋捕捞渔民养老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个是我们渔场修复振兴和“一打三整治”中很重要的配套意见。其实这项工作在不少地方已经在推进了,对深入实施“一打三整治”起到稳定剂的作用。


浙江日报
面对恶劣的执法环境,下一步在提高执法能力和效力方面有什么打算?

记者提问

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渔政执法人员是不能佩戴相关武器装备。一般来说,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加强执法威慑力:一是提高船艇质量,包括在执法船上加装水炮,建造高航速的执法船。二是提高装备质量,包括在沿岸安装雷达设备、无人机等,给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录像。三是提高联合执法水平,加大和工商、边防、海警等部门以及临省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


浙江在线
“两战”前三阶段顺利完成,下一步特别是第四阶段有什么具体措施?

记者提问

“两战”第四阶段整治工作已经开始。准备通过以下几项工作来巩固前阶段成果:一是实行海陆联合管控。海上,对帆张网、拖网、渔运船三种渔船作业方式进行严管,严格查处使用禁用渔具的行为;陆上,组织渔船大检查、岸上巡查,加强渔港、水产市场、冷冻厂和网具厂的管理。二是建立幼鱼保护长效机制。今年将在浙北渔场建立一个限额捕捞试点,实行定区域、定人员、定组织、定时间的严格管控,使特定区域的渔船得到有序管控;三是加强与工商、边防、海警等部门的协作联通,加大联勤执法力度,完善信息的交换、应急处置办法等。四是提请省人大出台幼鱼保护的决定,加大渔获物在陆上流通加工销售环节的查处力度。五是建立健全举报奖励、责任倒查、交叉执法、定期通报等制度。


编辑|桃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