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剂量-反应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领域很重要的一个分支,最早在1992年正式提出相关方法及概念,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剂量-反应Meta分析的应用于2011年左右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并于2013年在我国的关注程度异常火爆。据统计,2011年我国学者仅发表9篇剂量-反应Meta分析,而到2015年全年,我国学者发表了94篇;并且逐年的增长成倍增形式。且使用剂量-反应Meta分析发表高分SCI的学者不在少数。
那么什么是剂量-反应Meta分析?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们做药物干预、危险因素、随访年份等都存在剂量问题,不同剂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或结局;一天饮一杯酒、一杯半、一杯半的半、两杯...对身体的影响肯定不同,一天1杯喝的挺High,而且可能对身体有好处,一天1斤你试试,还会对身体有好处吗?因此,探讨不同剂量的暴露/干预对感兴趣的结局的关系,我们称之为剂量-反应关系;再合并相同研究的剂量-反应关系,就是剂量-反应Meta分析。
那么如何去完成并撰写一篇剂量-反应Meta分析?且看我们下面给大家整理清单,按照这个清单一步步的完成,就是一篇高质量的剂量-反应Meta分析。对了,这个清单的名字叫做,G-Dose Checklist;中文名:《剂量-反应Meta分析报告规范中文版》。
如下:
剂量-反应Meta分析报告规范中文版 (G-Dose Checklist)
标题 | 报告条目 |
题目 |
|
| |
摘要 | 格式 |
| |
信息 | |
| |
| |
| |
| |
| |
引言 | 信息 |
| |
| |
| |
| |
方法学 |
|
纳入和(或)排除标准 | |
| |
文献检索 | |
| |
| |
| |
| |
数据提取 | |
| |
| |
| |
偏倚的处理 | |
| |
统计学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果 | 信息 |
| |
| |
| |
讨论 | 信息 |
| |
| |
| |
| |
| |
|
这么好的东西从哪里来?本《报告规范》是由我们团队邀请国内外知名循证领域、临床流行病学领域、临床医学领域、剂量-反应Meta分析领域等相关学者一起讨论并整理而来。专门针对想学剂量-反应Meta分析又不知从何入手的同学,同时也针对有一定基础但处于迷茫的瓶颈期的同学,还针对想法高分SCI的同学。
据说,规范的使用该报告规范都会发表比较好的SCI哈~
《报告规范》来源如下:
中文期刊引用如下:徐畅,Suhail Doi,张超,等。剂量-反应Meta分析报告规范共识中文版(G-Dose)——基于数据库的横断面研究。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6,In press.
Englisharticle please cite as:Xu C, Suhail Doi, Zhang C, et al. Proposed Reporting Guidelines for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G-Dose): A database-based cross-section analysis.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2016, in press.
怎么样?需要逐条解读一下么?当然需要!敬请期待下一期的《剂量-反应Meta分析报告规范解读》。
征稿内容:
欢迎各位循证爱好者积极投稿,投稿内容可为循证、医学、方法学、流行病学、投稿经验、学习方法、细胞生物学、基础医学;投稿时请附上作者简介,将会展示在文章首段。
投稿报酬
以幻灯形式投稿的作者经审核后将获得20-50元的稿费;该类型稿费由两部分组成:基础+转发量*0.2;转发量提成400元封顶;
约稿稿件将获得100元的稿费+转发量*0.2;
以文字形式投稿的作者,每篇稿费10~50元,根据投稿作者内容原创度、受欢迎度进行支付报酬;
并且赞赏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也为支付报酬。仅原创性稿件才能获得报酬。
投稿邮箱:
xuchang1222@126.com;
zhangchao080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