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肿瘤评论”
辅助化疗为多种分期情况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提供了生存获益。肺癌术后的多种恢复情况可能会延迟患者对辅助化疗的耐受能力,但启动化疗的紧迫性尚不明确。Michelle C. Salazar等人根据非小细胞肺癌切除和术后化疗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评估生存差异,从而确定辅助治疗时机和疗效之间的关联,该研究于2017年1月5日在线发表于JAMA Oncol。
该项回顾性观察研究检查了2004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术后18~127天内接受了多种药物化疗但既往未经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患者。研究人群仅限于淋巴结转移、肿瘤≥4cm或局部扩散的患者。患者来源于基于医院肿瘤注册的国家癌症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了美国超过70%的肺癌病例。采用限制性三次样条Cox模型来评估辅助化疗开始时间与生存之间的关系。
一共纳入了12 473例(中位年龄[四分间距],64岁[57~70])患者:3073例(25%)为肺癌Ⅰ期;5981例(48%),Ⅱ期;3419例(27%),Ⅲ期。采用限制性三次样条Cox模型来鉴定术后化疗50天后的最低死亡风险(95%CI,39~56天)。在该间隔(57~127天;即后期队列)后开始化疗不增加死亡率(风险比[HR],1.037;95%CI,0,972~1.105;P=.27)。此外,在3976个倾向配对的Cox模型中,与仅手术治疗的患者相比,在更后的时间间隔内接受化疗的患者死亡风险更低(HR,0.664;95%CI,0.623~0.707;P<.001)。
国家癌症数据库中,在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术后7~18周开始辅助化疗仍然有效。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恢复缓慢的患者,延迟至术后4个月开始辅助化疗,患者仍可能获益。
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亦邻网APP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