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论中国式家庭教育“传统型”与“领先型”的冲击

论中国式家庭教育“传统型”与“领先型”的冲击

2019-04-06 09:52:14
早教中心

     罗曼读书        为 阅 读 而 生

            每 天 一 读 ,有 你 最 爱 。




    我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也缺乏教育孩子的能力,因此打小我就像个“野孩子”,长期处于放养的状态中。这样的成长环境一方面造就了我愚昧保守、刚愎自用、孤骜难驯、独断专行的性格缺点,但同时也为我提供了敢于冒险、坚韧独立、百折不挠、目光如炬的革新土壤。但总的来说,我的家庭教育虽然有限,但仍然属于“传统型”、粗放型的模式。

    但即便如此,性格好强的自己总是一次次地去努力挣脱这些束缚,去探寻有限生命当中的最新元素,在这里我自定义为“领先型”,或者是西方经济学所谓的“领先指标”。

    昨天晚上,逛完西湖回来时已是八点多,此时的街头情景虽没有了寒风的刺骨但也门可罗雀。我第二次进了这家“千岛湖小吃店”,再次点了那份牛肉粉丝砂锅,一向喜欢闲谈的我便和老板攀谈起来。

    “向你们这样的小吃店一天下来能赚多少啊?”我问道。
     
    “平均一天进账1000左右,去除房租、食材等成本去掉五六百,差不多真正到手的也就四五百吧!不过维持这个小店的经营耗费了我、我老婆、我的老母亲三个人工,其实一个人一天的收入也就150左右。”老板笑呵呵地说。

    我心里嘀咕着:“这在杭州这样的大城市里其实收入不算高的。”我继续探寻着:“老板应该是本地人吧?” 

    老板人很爽快,估计也见我为人比较亲切吧,反倒把家中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和我分享。原来他们是杭州临安一个小镇上的,夫妇二人之前在当地丝绸厂和事业单位工作,生有一女,家中倒也算宽裕。几近退休年龄,因闲不住,便来杭州市区经营了这家小吃店。女儿前几年便嫁给了当地一个退伍军人,小女大专学历,女婿初中学历便应招入伍了,其实轮条件来说,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算是下嫁闺女了,毕竟男方家中并不宽裕,又有两个儿子,文化水平又不高。

    我听完,打趣道:“那你们家姑爷是招的上门女婿吗?”

    老板摆摆手“不是,不是”。我好奇地说:“既不是,你们为何还要如此起早贪黑地劳碌呢?”

    这时老板娘把小吃端到我的餐桌上,她笑道:“打小我们家就这一个宝贝女儿,娇生惯养的,待嫁之时我常叮嘱她,为人妇的要为夫君排忧解难,现在光靠男人在外一个人赚钱也很辛苦。不能像在家里还那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我想老板娘他们文化水平也并不高,却有着像大海一样广阔的胸怀和见解,这在我出生的中西部地区的家庭教育中所不多见的言论。

    老板娘继续说:“我老公嫌这个生意太辛苦,跟他吵了好几次,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不为别的,就为减轻点女婿他那边的生活负担。因为我女儿从小宠坏了,现在也不工作,就做个家庭主妇,虽小两口恩爱有加,但女婿压力不小啊。所以我们得趁着现在还有力气的时候给他们多挣点。” 

    此刻,一股由衷的敬佩之情涌上心头。是啊,多么朴实的老人,多么温馨的画面啊,这让处在异乡的我感受到人性还有如此美好的一面。可这一面却是在中华大地上极度稀缺的。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当今人性的缺失呢?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可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的价值观,比如“笑贫不笑娼”、“门当户对”“要嫁个土豪,有房有车族的”、“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等等。而且这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和理念每天都充斥着我们的微博、朋友圈、腾讯新闻等我们大众广泛接触的媒介,“领先型”的家庭教育和价值观很难冲击进来,更不要说取代旧的腐朽的消极的“传统型”的观念了。传统二字本身是个中性词,在这里居然染上了消极、腐朽、缺失人性的色彩。

    而引起这些负面的情绪和阴影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呢?中国的教育有问题,强调的是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中国的媒体有问题,挖空心思的娱乐群众,增加收视率,推行的是愚民政策;当然我们的政府也有不作为的一面,对社会正能量的报道和宣传力度较小;而最为关键的影响最深最客观的应该还是个体的中国式家庭教育问题了。当然,小吃店老板他们所代表的是中国“领先型”的家庭教育了,这在广大的江浙本土地区和一些祖国较为富裕开化的地区是有一些群众基础的。但从这个华夏文明来看,局部代表不了整体,先进性显得弥足珍贵但也极度稀缺。

    “传统型”代表落后的、保守的、固执的、消极的价值观,它代表了利己主义和狂热的拜金主义甚至散失人性的光辉。其实经济基础的落后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思想观念的落后,但经济基础的落后决定了思想观念的落后那才是真正的无可救药。有些媒体天天给人们灌输“心灵鸡汤”,喜欢把简单的道理人为的复杂化,好博取流量,譬如“好的婚姻就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精神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等等。把人的思想搞的稀奇古怪,甚至让人的思想固执一端,稍不满意,就说什么“我们之间精神上思想上不合适”。那我倒要问问,你没有做出努力,那你又有多少选择的能力和选择的智慧呢?那到底什么样的精神才是合适的呢?我们不妨看看古之先贤怎么做的吧,像老子、庄子道家的思想处理这类情感问题、精神灵魂类的就非常好,他们崇尚的是自然、简单、质朴、和谐、无为和超脱。人的思想若复杂化,掺杂太多杂质的话往往会攻心于权力斗争、阴谋诡计、蝇营狗苟而忽略真正的干事情上来。这是万万不可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提出问题和批判现实问题不是我的初衷,更不是我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我只是站在人性应该赋予我们的温度来看,让大家积极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心得。换言之,如果被对待的人,被要求的人,被条件格式化的人是你自己,你又作何感想呢?利己主义固然无可厚非,因为人性都是自私的,可但凡成就大事者,必先利人,然后互利,最后利己。这样的次序我们大多数人往往混淆颠倒开来。而提出这样类似的观点的第一人,不是我聚阖,而是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思想。人若通达,必先端正理念和态度,付诸于行动,然后才可获得本应属于你的那部分。


     作者简介:聚阖,号仙逸居士,字德毓,原名陈海平,当代玄幻现实流派首创作家、诗人。笔锋离奇多变,别出心裁。现任浙江大学座客教授、知名财经网特邀评论员,新经济模式联合创始人。代表作:长篇玄幻小说《尘世间》,散文集《漫步的心迹》、《仲夏-思绪》,诗歌集《紫檀初开》、《枫之歌》,心情语录《静夜思语集》等。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新浪微博:罗曼读书

微信订阅号:rbc0007  

   投稿邮箱:315584166@qq.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