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a)是典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脂蛋白(a)增高的个体,发生心血管事件和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增高。目前推测,脂蛋白(a)引发心血管事件的机制可能在于:脂蛋白(a)与血纤溶酶原有很大同源性,因此容易导致凝血功能紊乱。虽然脂蛋白(a)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尚存争论,但是近期刊登在J Clin Lipidol上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指出:在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蛋白(a)增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
这是一项来自韩国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者总共纳入了556名年龄在25岁至75岁之间的2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在进入研究时均未发生视网膜病变。研究者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了平均11年左右的随访,每年检查患者的视网膜是否发生病变。研究结果显示,在随访期内,共有263人发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未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个体相比,发生视网膜病变的个体在进入研究时的糖尿病病程相对较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水平均较高、年龄也较大。重要的是,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其脂蛋白(a)也较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脂蛋白(a)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随后,作者根据受试对象的基线脂蛋白(a)水平,将研究对象均分为四组,分析了四组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状况。结果显示:前三组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比例大致相似,均在43%左右,但是第四组(较高组)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明显增高,达到60.4%。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基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年龄和糖尿病肾病是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子。值得注意的是,在校正了上述因素后,脂蛋白(a)水平仍然与视网膜病变独立相关。
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尚未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越高,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也越高。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虽然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发现了脂蛋白(a)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P for trend),但是从结果来看,脂蛋白(a)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之间貌似不存在线性关系,因为作者按照脂蛋白(a)水平将患者分为四组后,前三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是大致相等的。笔者推测,很有可能存在一个最适界值:在最适界值水平下,脂蛋白(a)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关;但一旦超过最适界值,脂蛋白(a)就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了。当然,这一推测还需要大规模、前瞻性的队列研究予以论证。
文摘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7055974
延伸阅读:
Clin Chim Acta:Lip(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关?
Stroke:高敏C反应蛋白与脑卒中的发生和预后有关
Thromb Res:尿酸增高是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子
Stroke:降钙素原(PCT)是脑梗塞的危险因子
Int J Cancer:C反应蛋白越高,越容易患恶性肿瘤
Am J Cardiol:尿酸增高的急性心衰病人预后不良
本订阅号简介
本订阅号(微信号为Clinchem,名称为labmed)致力于传播国外检验医学的新进展,以帮助各位读者开阔视野、活跃科研思维。所推送的资讯均来源于国外主流学术杂志,题材和内容均与实验室指标的检测方法(Analytical)和临床价值(Clinical)有关。本订阅号不定期更新,更新频率一般维持在每周2-4次左右,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