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困惑已久的育儿难题,或许其他爸妈早有 解 决 妙 招,来童等舱一起互动交流吧。
肯妈从小就喜欢小孩,娃控孩奴,哄孩子的历史悠久(30年?)。
有人说,孩子为什么要哄啊?讲道理就是了呗。恩,你和肯爸都是理性主义。所以哄孩子这事就自然落我这个感性主义者的头上了。但是肯妈只是哄,不是宠,不是惯。即便是大人,也难免有情绪低落、不思茶饭、无聊的时候,孩子就更别说了,他们还没学会控制情绪、调整心情,时不时撒个娇、发个小脾气、闹个小情绪,都是家常便饭。
肿么办?Music!“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哄哄我。”
1 哄 吃 饭
“听,我的芹菜好脆好脆!咔吱-咔吱~”
这一招诱惑他吃下不少植物纤维,和肯肯一起聚过餐的小朋友,大都玩过这个游戏,饭桌上一群小朋友凑着脑袋“听,我这根菜最脆了”“我的更脆呢”——“比脆大赛”。
“请把王小二吃掉。”别怕,“王小二”是用青菜摆出来的字。
“请把太阳(西红柿)和小树(香菇青菜)吃掉。”
“豆腐摆成长城,青菜是蒙古草原,炒蛋是匈奴,它们进攻了!快防守,快吃掉它!”
肯妈!你这明明就是干预孩子好好吃饭!怎么养成认真吃饭的好习惯!
不是啦,这一招只在他不想吃饭的时候用。肯平时吃饭还算乖,不怎么挑食,而且比较规律、定量,如果当时任由他不吃,过后他一定会饿,找理由吃零食。所以我家的规矩是,吃饭时候好好吃,过后没有吃的(包括零食)。这样一说,他就会乖乖进食,吃多吃少不勉强。但有时还是玩心大,想着玩就不愿意吃。
OK,想玩,老妈陪你,不花一分钟就用饭菜拼成一幅画、拼几个字、甚至讲故事(反正就找他感兴趣的来),娃就“中计”了,听指挥逐项消灭。
肯妈手笨,不会像日本妈妈一样做出各种卡哇伊的爱心便当,引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但这种娱乐精神还是不缺的——核心都是让吃饭变得好玩嘛。偶尔把吃饭变个花样,生活也有情趣嘛。
【使用禁忌:紧急锦囊,不能常用,用多必失。吃饭习惯还要认真培养,不要替代】
2 哄 娃 干 活
现在的爸妈很怕变成“包办父母”,所以早早就会立下规矩让孩子帮干活。问题是这些小童工“工作”看心情,说好的爱妈妈帮妈妈干活的,说完就忘。这怎么行,抓回来干活!
“两个人一起叠衣服比赛,妈妈叠两件算一件。什么?你不懂什么叫两件算一件?玩了就知道嘛!”不知道就对了,此招借的就是你的好奇心。
“抢地盘咯,只能用拖把拖地来抢噢。厨房是我的,客厅是我的,你去抢你的地盘啊。”抢抢抢,现实世界里不是到处都管着不让抢玩具、抢吃的么,游戏中可以啊。
“喜欢旅行,对吧?好,听话吗?配合吗?首先收拾自己的物品,全部装好后可以请爸妈协助检查。”“旅行坐火车要注意什么?(不能随便下车、乱跑车厢)还有呢?(和爸爸妈妈紧紧拉手)”想去玩,可以啊,要够独立哦,小伙子。
“小童工”干起活是相当认真,但始终不会责任心满满。用人单位势必要多多“怀柔”,赶紧哄着干活,哄着养成好习惯,以后才能“一本万利”啊!
【把握精髓:娱乐化,独立、担当】
3 如 何 不 心 碎 滴 请 他 安 静
妈妈群聚餐,总会集体吐槽“餐馆的人看见我们要头大了。”上菜之前,孩子们在桌椅板凳间穿梭,在热腾腾的上菜中游走,不用再加上大吵大笑,就让全场的人受够了。
外出用餐,打牙祭,享美食,本来是件开心的事,问题是小家伙们开心过头了。这时候强拉硬扯让他们坐下,吼他们安静,根本没用,还丢自己的脸。
所以肯妈习惯带纸、笔。万一没带,没关系,找服务员借,或者餐单反过来就是白纸一张。
来吧,把餐厅的物品画出来,把刚才去农场的好玩的事画出来,去鱼餐馆就画鱼,去西餐就画披萨。画完了还没上菜?没关系,小朋友挨个讲自己的作品,训练表达。
实在什么都没有,那就用牙签摆图案(掐掉尖尖,确保安全),把纸巾撕成条条再一条搓一条连起来。总之,父母多安排点“桌上游戏”就好了,我说的不是手机、Ipad哦。
【把握精髓:安静就是享受当下。来,我们找件开心的事做】
我是文末彩蛋 所谓哄娃高手在民间。某次户外同行,见识了豆爸豆妈的高招,隔空竖个大拇指!
豆豆不小心摔在泥坑边,花裙子满是泥泞,委屈、伤心、惊吓,小姑娘花容失色、豪迈大哭。
豆爸豆妈一边麻利地给娃换衣服,一边镇定滴说:“咦,你怎么变小猪佩奇啦?你终于体会到佩奇踩泥坑的乐趣了吧,哈哈!”
小姑娘立刻止哭,秒代入童话的快乐。可是看到怎么也擦不干净的鞋子,又难过起来。
刚好肯妈智商情商双在线,赶紧补了一句:“泥巴是农场的标志噢,你看我的鞋子上也有哦!”
旁听了半天的二货肯立刻冲向泥坑:“我也要踩泥坑!我也要泥巴标志!”
往期阅读:
(点击下方标题阅读往期精品文章)
到底要不要把臭臭?这个爸爸有话说
图文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童等舱happychildtrip
欢迎小伙伴投稿,投稿邮箱:
happyhai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