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胡忠伟,原题:
,他对韩愈的痴迷是从青年时代开始的。1913-1918年,,国文老师袁仲谦是前清举人,对学生非常严格。他要学生学习写桐城派古文,韩愈是桐城派最为推崇的作家,就是从那时起,。
,当然不是如私塾先生教导的那样只知死记硬背,而是一篇一篇地钻研,从词汇、句子、章节到全文,首先凭借注释和词典,了解领会大意,在此基础上反复默读和朗诵,通过这样持久的努力,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韩愈的诗文,。
。1965年8月,他专门要来《韩昌黎全集》阅读,据不完全统计,仅他圈阅的韩诗就达12首之多,其中手书过3首,即《石鼓歌》《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晚次宣溪辱韶州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绝句二章(其一)》。
,还在自己的政论与诗词作品中,点化或引用过韩愈的不少诗文,将古代文化遗产转化为现代的文化财富,为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出自韩愈的《原道》。《八股》中说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出自韩愈的《送穷文》;同篇文章中的“行成于思”则来源于韩愈的《进学解》。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有这样一句:“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蚍蜉撼树的典故,就出自韩愈的《调张籍》,这首诗前六句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将“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转化为“蚍蜉撼树谈何易”,不仅文字有所减少,更充满了义勇和自信。
《贺新郎·别友》结尾四句云:“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这四句在初稿中为“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山欲坠,云横翥。”其中的“昵昵儿女语”,即出自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形容琴声好似一对年轻的恋人,正在温柔缠绵地低低絮语。,借以表达革命者四海为家,不沉湎于儿女情长的志向。
、教育方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韩愈《师说》云:“圣人无常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940年秋在延安时,。路上,:“韩愈的《师说》有真知灼见的,‘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路上,你们给我介绍了很好的情况,真是‘亦先于吾,吾从而师之’,谢谢你们!然而我还要坚持一条原则,再作报告时,不搞接接送送了。”
1949年,,司徒雷登》一文中说:“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也不以是否合乎古人所说的正统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而是以其对人民的态度,在历史上有无进步作用,作为衡量是非的准绳。,这是典型的推陈出新。
1939年5月20日,:“韩愈说:‘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所以只要是人而不愿做牛马,就要学习。。今天,,不断加强学习,努力读书,努力创新,为自己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胡忠伟)
【来自网络】
【诗画天地】
现代诗3-5首;古韵8-10首;原创、专辑首发。
投稿主题:诗画天地投稿+姓名+微信号。
投稿邮箱:1978227900@qq.com
QQ在线投稿:1978227900
微信在线投稿:sstt500609
精彩链接:
↓↓↓点击原文,阅读【微头条《诗画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