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QQ群455363980,和万千爸妈交流育儿经验
我们家长有一种常见心态是,不愿意让孩子受委屈,孩子无论做了什么,无论怎么做的,尤其是在犯了错误的情况下,家长很轻易就原谅了孩子,甚至以孩子年龄还小而袒护孩子,纵容孩子的错误行为,这最终会导致孩子以后的错和恶。
我在某学校亲眼看到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二年级的男生和家长被老是留了下来,同时还有另外几个孩子和家长。这个男生在学校里有时无缘无故地就去打别的孩子,有被他抓破脸的,又被他抠破手的,又被他推过、踢过的。
当老师把情况说完后,小男孩的家长对小男孩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给同学们道歉了吗?”在老师讲话的时候,那个孩子明显不安,他心里是否知道自己错了,还是只是害怕可能的惩罚,我不知道。
但从他的表情和动作上看得出他是紧张的。妈妈说话时他也认真地听,回答说:“道歉了。”妈妈接着问:“他们原谅你了吗?”孩子迟疑着没有回答,在场的几个同学和他们的家长纷纷说:“原谅了。”“以后注意吧!”男孩的妈妈笑了,对孩子说:“以后要注意啊,不许再打同学。”那个男孩的眼睛本来是低垂的,此时一下子睁圆了,左顾右盼起来。
本来是收手收脚站着的,也一下子动了起来,从他咧嘴而笑的空洞眼神里,看得出来,他没有了解为什么打同学不对,为什么不能打同学,打同学也没什么大不了,道歉就行了。
孩子做的事给别人带来了伤害或者侵犯了别人的利益,要给别人赔偿,要道歉,求得别人的原谅,没有错,这是我们承担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必须做的。
对于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明白事理,纠正和防犯错误行为,学会正确的应对方式。如果孩子的错误不能纠正,家长面临的将是不断升级的道歉和赔偿,直到有一天家长和孩子都赔不起为止。李某某和梦鸽的事例近在眼前,这里就不赘述了。
对孩子的长久伤害
1) 对孩子的纵容等于放弃了教育机会,拒绝让孩子学习和进步。很多家长认为,我给他讲道理了,他也说听明白了,也保证说下次不犯了。这样还不够吗?不够。小孩子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去明白抽象的道理,即便孩子自己都能把道理说得头头是道了,那也不过是鹦鹉学舌,他并不真正懂得。
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无论是接受惩罚还是做出补偿,他必须亲自体会,亲自行动,才能印象深刻。
2)形成拖延症。
大多数家长都明白不能纵容孩子,所以在大的是非等问题上还是能够去主动管教孩子的,方法是否好另当别论。要我们注意的是,很多家长会因为孩子年龄小或事情小就不注意了,而这正是我们要强调的,点滴之处都要小心。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
1) 家长对爱的理解有误,对孩子的感情过度,对孩子的成长没有清晰的长远的看法。
2) 家长自己都不明白的一些“错误”行为。既然家长都不认为是错误,那么对孩子就称不上纵容,而是很自然、很应当。
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需要一起思考怎么看待孩子的“错误”。如果我们把错误看成污点,当作耻辱,那我们一定会尽量回避错误、掩饰错误、否认错误。如果我们把错误看成是必然经历的适应社会过程中的不恰当尝试,那么人生就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正确的理念、正确的行为。因此,错误是成长进步的机会,必须面对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