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专栏】乡村我们还有什么选题可拍?——安光系

【专栏】乡村我们还有什么选题可拍?——安光系

2021-12-01 09:42:59


吞像开办名师专栏啦!

【跟我拍】让您与摄影名师零距离交流,

每周1—2位老师坐阵吞像订阅号,

用图文的形式为您带来简单实用的学习技巧,

绝对原创!绝对干货!

只需一分钟,就能学会拍摄一张佳作!

不信?来看看吧!



吞像名师

为您分享


分 享 嘉 宾



安光系

男,1972年生,当过警察、记者、摄影部主任。2008年英国波尔顿大学纪实、旅游及新媒体方向摄影硕士,2009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2012年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摄影研究硕士。现居伦敦,为国内多家媒体专栏撰稿人。


些乡村照片能告诉我们什么?乡村我们还有什么选题可拍?


1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乡村美景,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世外桃源。


当城市里钢筋水泥拼了命一般地疯长、动则几十层的高楼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则开始寻找逃避的港湾。


高楼、噪音、拥挤的人群、疲惫的眼神。很多时候,当我们认为高楼即是现代化,高架路意味着大城市时,我们差不多已经失去了自我。


而在乡村,这里安静、阳光充足,有着村实的村民和善良的笑脸。城市让我们无路可逃,能去的地方,似乎只有乡村。


乡村成了我们心中的世外桃源。



2017年2月16日,湖北传媒摄影技师学院的一批成人学员,赴湖北省宜昌市下面的远安县采风,聚焦这里的乡村。


2


收回的照片里,除了摄影的光与影、色彩与构图之外,我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符号和印记。


比如,该学院院长杨发维拍摄的乡村照片,美丽、安静。这些照片天马行空,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摄影师拍的都很放松。


杨发维 摄


杨发维摄


但是,那些照片里无意中出现的乡村老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中国最传统的乡村文化似乎也正在坍塌。村里已很难找到年轻人,他们正远离自己长大的地方,在或远或近的城市里打拼。


杨发维 摄


这些人能否城市里扎根?他们还能回到农村吗?这些所谓的乡村美景,还能持续下去吗?“中国制造”、“世界工厂”,当它们成为一个全世界的代名词时,就象是朝水里丢进去了一个大的石子,惊起的浪花,打动着岸边的小草。而当下乡村,难逃湖里溅起的浪花儿,也在变。


杨发维 摄


这些照片,看似在拍风景,实则在向我们提出问题:变化中的中国农村,未来会怎么样?


中国农村问题,需要一个答案。中国留守老人,其实是可以拍一本画册的。


3


另一位学员拍摄了被称为农村旅馆的专题。那些不经意间露出来的广告牌,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变化:外来商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它穿过大城市,来到小县城,直至中国农村的乡村。


向黎明 摄


这是外来文化的入侵,也被称为影响。无论好坏,它就在那里。好与坏,只是依懒于人们不同的解读。


还有一位学员拍摄了被挂在墙上或砌进墙里的小物件。那些闲置出来的劳动生产工具,曾经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劳动符号,如今年却被闲置起来。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就农村生产工具而言,当下也出现了一种剧变?


徐晶晶 摄


如果再朝前一步想,这些即将消失的农村劳动工具,是否有可能拍成一个大型的选题?那些替代它们的新工具是什么?它们是不是也可以拍?


杨进 摄


我曾经淘过一本画册,画的是100多年前中国各个行业。那些画非常简单:人加劳动工具,并附以这个行业的英语介绍。


退一步来讲,我们站至50年100年之后的时间节点上去想,他们希望看到我们当下社会里什么样的东西?这些劳动工具符号,是否该成为见证中国农村变迁史的一个重要内容?


还有一名摄影师在拍乡村小路。这些石板路,已经从泥泞的小路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未来是否还会改变?如果大量地同题集中去拍这些小路,这是不是乡村的另一个可拍的选题?将来如果有人来研究中国乡村交通史时,会不会需要大量的照片来作为影像支撑?


余爱武 摄


还有一名摄影师,拍摄了中国乡村家庭的室内景观。那些留着当下与过去生活印记的符号,无一不在向人们讲述这个家里主人的生存状态。幸福与否,一目了然。


陈定晓 摄


红灯笼、红色符号,依然成为乡村的重要色彩。红色,依然连接着中国农村的过去与现在。无论社会如何改变,中国农村的传统颜色,依然还在。


杨文胜 摄

朱发新 摄


4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摄影师,就有一千个不同的视点。


看似拍乡村风景,每个人却拍出不一样的内容,切入了不一样的社会角度。


摄影刚出现时,我们认为,它就是在客观地复制着这个世界。后来,研究者发现:即使是每个人举起相机,面对同一个画面,所面临的内容选择、画面的取舍都是不一样的。有学者认为:摄影师所拍摄的画面,应该是外部事物在他们本人心理上的投射。


说白了,拍摄就是在拍自己。你内心的境界与思考,都与你的照片相连。


摄影之难,难就难在它太简单。在几十分或几百分之一秒中,你脑子里对社会的认知,你的用光、构图、色彩方面的训练,你的所有积累,都会在那一瞬间爆发。


作为摄影人,无论专业还是业余,我们所要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学习。让自己厚实一些,比啥都重要。


在伦敦祝你早安!


2017年2月22日零时草于伦敦某西北小镇麦当劳 


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长按二维码,或搜索:photouk 关注我们!

本文来源:订阅号《英伦育儿记》,ukcnuk

如果您喜欢安老师的拍摄风格,读过此文章后意犹吞像摄影还为您准备了安光系老师的千聊直播课程,用一小时的时间帮您掌握判断照片好坏的标准,时间是3月21日晚上七点,我们和安光系老师在千聊直播间等您,不见不散!详情可下方的千聊课程链接,进入直播间~

http://m.qlchat.com/live/810000000332157.htm






关于吞像摄影

一家专注于摄影在线教育的机构

我们的办学宗旨是

提供一流而专业的师资与课程,

为广大影友服务,

让专业的摄影学习不再只是大学里的所属,

而是让摄影能够走入生活,走入大众。

我们的口号是:吞像摄影,大家的摄影食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