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
中国有许多经典章句,歌赋诗词,格言俗谚,无不充满着教训、情怀、哲理、怆伤。这好比好的套路,无论徒手,兵器。而如果练不起来,真意全无,人在套路外头,技巧没到身上之时呢?就有如今日只爱书法,写来过瘾!不求书技境界,与一己之性情者。还时不时开个书法展,挂满四壁...... 真替古之圣贤诗人受不了哇...... 那个难过呀...... 吃了一肚子苍蝇似地,真是招罪啊......
太极拳练的是拳,遵循的是太极之理。切不可因为拳理就放弃了拳,鄙视了拳!更奇怪的是,不练拳只讲理,居然能讲出无比神勇之拳术;神勇到要把太极拳从一切拳中,独立了起来!
太极拳的老架系,拳套只有一个,而追求则有十个:快、慢;大、小;高、低;刚、柔;方、圆。老架的十个字,也就是对操演同此一套拳时的不同之要求。好处?是活用。因人因病因势而引之导之,节节升高,以成就之。差处是在必待明师,尚无累积心得,从主观体会,找客观经验,从之而建立起来的一套阶梯式之教学法。
忽雷架也讲十个字:开明、面对现实。进步、因时代较晚,而有了进阶教学之观念。尤其是在连、圈、转、远之后,来上一个劲字,使人不必个个做神仙,现实世界的应用很要紧,真是踏实的见解。
忽雷架的劲架,也叫恶形架,在此一阶段的战技要求之后,再设方、圆、起、落,妙极!而后、才设阴阳,以调和之、成就之...... 最后,则曰太极,表表乎吾不能言之矣......
套路是练给外人看的。外边人与外行人,当然美妙!功夫是练给自己用的,或是不好看,或是根本看不见,只有练的人自己才清楚。
“练拳不练功”的“拳”字,是指“拳”的套路。而“功”是“功”法。“不练功”而“练拳”一世,当然就只落得“到老一场空”了!
长拳最难!而最容易练成花拳绣腿!也是不得已之出路。
一门之中,要辨别何者是主修套路?何者只是辅修?何者其实是课外活动?切勿以多为胜,难舍难割;终致备多力分,以辅害主也。
“太极拳好”!连有病的人都可以打,而打出健康来,多好!然而,病人初打之时有病态,是不得已,是努力中...... 健康之人打太极,而作有病状,更以为若不如此,就不是太极!则身手其实健康,心态完全生病无疑矣!
太极拳之前途,必分两途:一是武术,真人真事,肉眼凡胎。另一是仙术,不敢妄作评议,只能崇敬有加。
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以及一切自认内家拳者,其居心在自外于武术,由他自便。而欲以此而自高于武术,不但无根无据,除了神话—,而且不费吹灰之力,其心其人,越快离开武术越好!
打太极有三忌:一忌学老人,老人力不从心。再忌学病人,病人力不从心。最忌学妄人,妄人力不能及。万万不及其胡思乱想!
套路以多为胜,有一百零八招的,有九九八十一招的,七十二招的,六十四招的...... 好像四十以下,就难为情了......其实,去其重复,左右互行,以及小不同而大无殊者,哪有偌许多的招招式式!?
文/ 徐纪
本文来源于:网络
北京武协民族武术社面向广大传武及通背拳爱好者开设“通背拳公益微课”,通过微课形式向大家介绍通背拳的初级内容,感兴趣的朋友请加微信“tongbeiketang”,并请注明“学习通背”!